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欠发达型国家,农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将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体育是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进步、发展和繁荣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及农民身心健康、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国家也提出了有关发展农村体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这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但是针对目前农村体育发展的整体态势,我们需要对此更加深入、清晰的审视。毋庸置疑,必须渗透到农村的基层—村落。村落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它的发展伴随着我国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村落体育是农村体育的主要部分,农村体育最后的落脚点是村落体育。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中,村落体育被赋予了无比神圣的历史使命,着重以村落体育为突破口的研究,在促进农村体育的积极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到目前为止,现行我国村落体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地处崇山峻岭、交通不发达、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西部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作为西部少数民族村落典型代表之一的湘西州苗族村落,在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形态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也呈现出本民族独特的村落特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为研究对象,深入到湘西州苗族农民居住的村落,去实地接触村落农民生活最现实的场景,力求“深描”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体育的真实状况,进而对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进行详尽的分析,针对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有助于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长远发展的建议,为促进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又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亿万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基本现状是: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参与群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不甚积极,参与水平低;农民自我锻炼意识薄弱,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深度”整体偏低;绝大多数的农民认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但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情感态度表现得不是很积极;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向表现不佳;农民体育锻炼的时间不确定,体育强度与次数把握不到位;农民大都选择一些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并且简便易行的锻炼内容;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形式主要以自发性活动为主;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场所单一;农民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消费意识不强,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内容和项目以实物型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匮乏;体育组织管理落后以及组织管理结构很不完善;体育场地设施简单、陈旧等。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受到体育锻炼的行为,生产方式,生活空间,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的变迁,不良传统文化,村落体育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指导工作,体育法制建设以及湘西州苗族村落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依据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体育意识;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开展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多渠道筹集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经费,改善村落体育基础设施;促进湘西州苗族村落和谐、文明乡风的形成,重视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强化政府对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健全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政策法规,做好体育政策实施的监督工作;加快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发展,提高村落农民体育消费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