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免费、补贴及强制义务教育政策的不断推行,我国义务教育的内涵与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由此进入了“后普九”时代。然而,在国家大力推进内涵式义务教育新阶段,农村中小学校“空巢”现象抑或“空壳”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就是不少农村中小学校没有学生了。对于农村公立中小学来说,“空巢”的直接原因是学生的大量流失,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农村中小学学生去了哪里?为什么引发“空巢”现象,它有什么样的危害?业已形成了政策应对措施效果如何?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应对这一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农村公立中小学为主要研究观测点,关注其学生不断减少所导致的“空巢”现象,试图通过实证研究,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来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机构发展现状、学生流失基本现状及主要流向。然后以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公平化为分析视角,从“公—私”教育的关系、社会流动及统筹城乡发展等角度针对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考察与分析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对农村义务教育及农村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都可以看出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减少数目是巨大的。从流向上看,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的主要方向是城市各类学校,尤其是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辍学、学龄儿童人数减少、城市就读和农村民办学校就读都是其中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流向,有着整体多元而个别地区单一因素决定的事实存在。该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在研究中尝试创立了学生流失的推拉模型,认为劳务经济的影响和教育理念所导致的“读书无用论”对流失学生个体来讲只是个外在的拉力。而真正导致流失学生走出公立学校的因素是公立学校自身问题所导致的推力。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将会对教育公平、资源配置、政策实施与城乡均等化带来冲击,城乡义务教育失衡将会更加严重。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以特色、专业为方向,实现农村公立中小学成功转型,提高公立中小学的生存能力和教育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