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恒河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愈后差异情况,研究导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愈后差异的因素,为临床提高周围神经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恒河猴12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术中显露右侧坐骨神经后在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平面处用刀片锐性切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然后立即予以缝合,建立神经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在神经吻合术后3周和8周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干动作电位(NAP)、腓肠肌和胫前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通过组织学观察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远近端轴突数目、轴突密度及再生神经通过率;小腿腓肠肌、胫前肌湿重测定及肌细胞截面积恢复率等指标来评价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另取12只成年恒河猴,随机分为3组,胫神经切断缝合组(A组)、腓总神经切断缝合组(B组)、假手术组(C组)。A组在距梨状肌下缘1.5cm处切断胫神经后缝合,B组在同一平面切断腓总神经后缝合。假手术组暴露但不切断及缝合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术后7天取实验动物L5节段脊髓,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试剂盒检测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术后3周,刺激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远近端均不能引出神经干动作电位(NA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术后8周,刺激胫神经远近端,所有恒河猴均可引出NAP和CMAP。刺激腓总神经远近端4只恒河猴能引出NAP,但NAP波幅明显较胫神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只恒河猴的胫前肌能引出CMAP;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3周,腓肠肌、胫前肌湿重的恢复率分别为37.14±1.26%和38.00±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胫前肌细胞截面积恢复率分别为31.23±1.18%和33.13±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为55.28±1.69%,明显优于胫前肌湿重的恢复率46.92±1.61%,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恢复率分别为55.59±3.87%,明显优于胫前肌肌细胞截面积的恢复率48.6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周,胫神经的远端轴突密度、神经通过率分别为1285.50±165.78/0.1 mm2和45.62±6.70%,腓总神经的远端轴突密度、神经通过率分别为357.25±26.00/0.1 mm2和13.63±1.28%;术后8周时,胫神经的远端轴突密度、神经通过率分别为1005.86±211.40/0.1 mm2和37.30±7.70%,腓总神经的远端轴突密度、神经通过率分别为244.25±31.93/0.1 mm2和11.14±1.60%,胫神经愈后优于腓总神经。术后7天,A组bax的免疫阳性区域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5813.42±1302.44μm2、9.24±1.66,低于B组6937.86±1460.32μm2、11.06±1.41,AB组均高于C组1924.75±1694.20μm2、6.17±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cl-2的免疫阳性区域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6533.14±1302.30μm2、11.43±0.96,高于B组6078.22±1184.57μm2、13.66±1.08,两组均低于C组9568.54±1383.76μm2、19.66±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三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4±1.1/HP、5.8±1.0/HP和1.3±0.6/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河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于同一平面损伤修复后,其愈后存在明显差异,胫神经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腓总神经;胫神经轴突通过吻合口的比例高于腓总神经,远端靶肌肉可以获得更多神经支配,这是导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愈后差异的原因之一;胫神经切断后对近端神经元退变死亡的影响较小,这也是胫神经功能恢复较腓总神经恢复相对较好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