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资源,是全社会共有的资源。公共资源交易,是关系社会民众自身利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本文探讨的,是进入政府有形市场的公共资源的交易问题,并以济宁市的实践为例,对交易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公共资源交易,包含了政府行为和市场调节等诸多方面,探讨其交易本质,构建符合国情的理想交易平台,必须对平台定位、进场范围做一个准确的判断。哪些是市场可以调节好,不需要进场的;哪些是必须进入平台,政府统一监管的;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府怎样做到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就管好等问题,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济宁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一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先进经验。本文总结了济宁市的经验做法,从机构设置、职能定位、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对平台的发展过程、交易情况做了全方位的分析,以期达到在经验的基础上找问题,保留优势,继续改进,有所启发的作用。公共资源交易覆盖范围广、牵涉部门多、涉及各各行业、利益竞争激烈,加之仍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可以说,虽然济宁市的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问题仍然很多。本文试图从交易过程和交易各方两条线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对交易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全过程的把握,另一方面对交易各方,如业主、委托代理、竞争者、主管部门等的利益诉求和先天缺陷进行研究,以求能够全面挖掘出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各类问题及其表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但总能从其表现中发现较为突出的几类矛盾,正是这些或宏观或微观的对立面,造成了公共资源交易中一些不合理不健康的问题。同时,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来归纳和划分公共资源交易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期有针对性的克服缺陷,建立理想的交易平台打下基础。最后,本文对理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了构建,从行政体制、运行框架、监督机制、绩效评价、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为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