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拉动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舒适度状况的信息需求渐渐增多。本文在国内外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方法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城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点:(1)主要城市多年气温的年内分布呈倒U型的形状。遵循从1月到7月呈上升的趋势,7月到12月呈下降的趋势。主要城市多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年内分布呈山峰和山谷型形状。具体来讲4月到9月份体现出了特别明显的上升态势,但在9月到来年4月份它又体现出了明显的下降态势。总体来说在空间上.黄土高原地区平均湿度呈明显的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主要城市多年平均风速的年内分布基本上呈单峰状。具体来讲1月份到5月份,风速呈上升趋势。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到11月份左右风速又开始呈上升趋势。各主要城市多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数值差异较大,但是其基本的趋势走向是一致的。全区日照时数相对充足,年日照时数大都大于2000小时。(2)如果将较舒适期和舒适期作为适游城市的选取依据,那么对于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城市来说,1、2、12月份这三个月基本没有适游城市:4-5月份除去乌鞘岭之外全部都属于适游城市。其他月份均有适游城市可供选择,选择的弹性空间范围较大。(3)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空间分布特征:中部地区旅游舒适月份最多,北部、南部均次之。从空间范围上考察,各个城市每个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差别不大,这是以月份为单位来衡量的,但如果以季度为单位也就是季指数来考察的话,那么各城市在空间上的差别会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具体来讲在数值方面:春、夏、秋三季的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要高于冬季的数值。如果是从该指数的走势上来看:春季和秋季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夏季与春秋两季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即春季和秋季时纬度越往北该指数数值就越低。而夏季城市纬度越往北该指数值就越高。(4)黄土高原地区旅游气候区划将20个城市的气候舒适性划分成两种类型:夏适型和春秋适型。夏适型旅游气候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典型的旅游气候类型。基本上分布于本区的北部、西部地区。这种类型的城市在一年中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显现出了山峰型的结构变化态势,处于最底端时舒适度最差,顶端最优.因此夏适型城市,在一年中夏季舒适指数最高很适合出游,而处于最底端的冬季则不适合出游,春秋两季分别处于二者之间。另一种类型即春秋适型的城市旅游气候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夏天时气候很闷热,冬天时又很冷,都不适合进行旅游活动。而只有春秋季节温度湿度等各方面都适合出行且延续的时间也最长。此种类型的城市综合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所呈现的结构与夏适型城市不一样,它主要显示出了”M”型结构,处于数值顶端的是春季和秋季,其次是夏季,而数值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也最不适合出游。(5)黄土高原地区发展避暑观光型旅游,主要集中于本区的西北、北部地区。开展避暑旅游舒适期基本在6-8月份。本区发展冰雪旅游适宜期在12月至来年2月份,持续时间较长,北部城市优势明显与南部城市.开展休闲娱乐类型的旅游最佳舒适期均在5-9月份。开展森林休憩型旅游的最佳适宜期在5-9月份,持续时间较长。5、9两个月份全区均可进行森林休憩型旅游,6-8月份南部少数城市由于温度、湿度较高,不适合开展森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