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G集团上市以来,业绩持续下滑,G集团管理层意识到在外部行业不景气以及企业不科学的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下,当前状况将难以逆转。由此,从2010年起G集团展开了有关产业链、经营重点、海外市场、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战略转型,意图扭转局势,但是从其2019年年报来看,这种努力并未起到预期效果。笔者分析认为G集团战略转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重产业链、企业构架,轻内部控制所导致,G集团忽略了其自身连锁企业性质,从而导致子公司控制缺乏以及内部少数股东矛盾。在未解决这些问题前,G集团匆忙踏足上游产业链和新市场,造成其自身积累的问题最终被引爆。本文以《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IC)》为研究基础,通过COSO框架内部控制五要素针对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结合G集团实际情况和笔者在G集团工作中所涉及的Z省5家子公司业务情况、财务数据,以小见大对G集团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识别。并在之后通过分析识别出的缺陷对G集团战略目的实现的影响程度,对缺陷进行排序,按照其影响程度确认进行整个的力度和顺序,重点针对子公司控制缺失、少数股东贪腐等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后续完善科学的内控机制,帮助G集团走出困境。在本文中,笔者对于G集团在内控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分析,并进一步挖掘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再结合企业的经营特色,寻找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内部控制优化意见,具体包括有,其一,加强内部环境整改,任用有能力管理层、权力移交、调整基层组织结构、科学轮岗晋升制度、企业文化强化;其二,规范控制活动,完善公司治理,限制少数股东、削减子公司权力、破局资金活动异常、采销业务集中化、加强资产管理、建设子公司防贪腐系统;其三,改进控制手段,建立预防和纠正性控制、重塑流程控制重塑;其四,保障沟通顺畅及信息的及时通达,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减少信息不对称;其五,重塑监督机制,增加审计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审计等监管部门反腐反贪的作用。内部控制综合框架(COSOIC)已颁布近三十年,但是对比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仍有不少乱象。本文在对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G集团内控中存在问题的剖析,试图揭示我国一些集团企业管理较混乱、业绩较差的内在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