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给我国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农村体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无疑,农村学校体育应抓住机遇,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对农村村民提供一定的体育服务,以促进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学校周边村民利用学校体育开展健身活动需求、农村学校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情况及村民对其的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等)来帮助农村体育建设,并探索福建省农村体育发展以学校为基地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1.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服务新农村体育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农村村民提供各种体育服务,解决农村体育设施匮乏问题,激发农民的体育兴趣,增强农民的体育兴趣等。 2.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存在场地设施不达标,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年龄呈年轻化、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较少、专职体育教师数量远远不及兼职体育教师和代课体育教师等问题。因此,农村学校体育还需加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加大力度解决体育教师整体水平。 3.福建省农民对于到农村学校参与体育活动、获得体育指导和体育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村民也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能到学校参与体育锻炼。但实际到农村学校参与体育锻炼的村民远远少于有需求的村民,主要影响因素是: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学校不对外开放体育场地设施、不提供体育资源分享,在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村民没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4.福建省农村学校为附近村民提供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况比较差,村民对此的满意程度较低,农村学校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5.福建省农村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场地设施无偿向附近村民提供的模式”和“体育人力资源为附近村民提供服务的模式”这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