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新群体,为我国的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失地农民在进入城市后能否快速融入城市,享受到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事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以及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以及人们生活的长治久安。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后,由于缺乏生存技能及普遍知识水平不高,造成了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虽然身处城市却缺乏自我身份的认同感,生活陷入困境。作为不可忽视的新群体,如何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如何将实现他们的权利与梦想,如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潮下寻找到他们的未来,是当下丞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实质是探寻失地农民在由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其生活方式、生活观念、自我身份认同的变化情况,在打破原有的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以信任为基础的传统的行为规则,分步骤地、有序地实现失地农民传统的农民身份向城市市民身份的平稳过渡及转化。本研究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介绍了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深度分析了社会网络、信任、规范与合作等因素对于失地农民社会资本转型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市民化的进程。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的偶然闭合性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首要原因,普遍的信任欠缺性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心理原因,规范及制度的滞后性和片面性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度性原因。基于对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在社会资本视角下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政府层面要完善宏观制度型社会资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及征地补偿制度;个人层面要逐渐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社会资本积累,扩大社会网络完成社会资本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区层面要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管理功能,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动公民参与,与政府进行协同治理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增强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感以及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