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提高国民福利是经济学中一个基本原理,随着资本深化和分工细化的进程,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促进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为了让对外贸易顺利发展,各国倡导统一、简化的通关程序,《京都公约》应运而生,我国在1989年成为该项公约的缔约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推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海关原有的通关程序已经不能适应迅猛增长的国际物流。不管是从提高国家福利的角度,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政府更好的管理经济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发展已经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来看,作为外贸政策的执行机关——海关是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于是2001年,海关和商务部联合发文,决定对进出口量在1亿美元以上的高新科技企业实行便捷通关制度。该制度的出台从其内容来看,确实给贸易便利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但因适用的对象有限,加上程序的开发不尽完善,其实际作用除了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贸易成本,促进企业自律等积极作用外,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促进垄断形成等不利的方面同样存在。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便捷通关制度的由来和《京都公约》对便捷通关的一些指导原则,同时以美国海关实行便捷通关的方法为例,说明便捷通关是个广泛的概念:第二部分分别从国内经济发展、加入国际组织后面临的全球化环境、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变以及海关自身改革的角度提出在我国实施便捷通关制度的必要性;在第三部分着重对我国的便捷通关制度进行剖析,从其具体内容出发,结合实施情况剖析目前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结合便捷通关制度提出的政治、经济时代背景,分析我国当前便捷通关制度的初衷;第四部分则对我国现行便捷通关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着重分析了在目前这个经济时期,海关实施的便捷通关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影响,并对实施便捷通关制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整个文章认为,便捷通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政府转变经济宏观调控手段的环境下,中国海关出台便捷通关制度确实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让便捷通关制度在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制度本身应遵循公平、统一的原则,向着更广泛、更公平的方向发展制定我国的便捷通关制度。关键词:便捷通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