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首次行放射性131碘(131I)清甲治疗(RAI remnant ablation)后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核医学科行放射性131I清甲治疗的检查资料完整的DTC患者106例,记录其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癌灶位置、是否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静态显像估测残余甲状腺重量、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ed hormone,TSH)水平、131I剂量、清甲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二次治疗前复查颈部超声、CT、二次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等检查结果,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DTC治疗指南将DTC患者按照不同复发风险度分组,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甲状腺癌预后分期将患者分期。根据我国2014版指南推荐的清甲成功标准与清甲后完全完全缓解标准,(1)计算清甲治疗成功率与完全缓解率,(2)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各指标对首次清甲成功率及完全缓解率是否有影响,(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清甲成功率及完全缓解率的主要因素,(4)寻找预测清甲完全缓解的最佳指标。结果:(1)共106位DTC患者接受放射性131I清甲治疗。其中成功者71例,成功率为66.9%,完全缓解率为36.4%。(2)单因素分析发现清甲成功组治疗前血清Tg、TgAb水平明显低于未成功组(Z=-2.016,Z=-2.443,P均<0.05),手术方式为全切者清甲成功率高于近全切者(?2=5.751,P=0.016<0.05),未合并远处转移组首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于合并远处转移组(?2=5.000,P=0.025<0.05),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低危组清甲成功率明显高于高危组(?2=4.034,P=0.045<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有无肉眼侵犯、首次清甲剂量、病灶位于单侧或双侧、残余重量、清甲治疗前血清TSH水平、AJCC分期、术后距首次清甲时间时间、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在、手术次数等对术后首次清甲的成功与否影响并不显著。单因素分析发现清甲后完全缓解组治疗前血清Tg、TSH水平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组(Z=-4.880,Z=-2.530,P均<0.05),清甲距手术时间较短组完全缓解率高于清甲距手术时间较长组(?2=9.501,P=0.002<0.05),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组清甲后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组(?2=7.955,P=0.005<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远处转移、有无肉眼侵犯、首次清甲剂量、病灶位于单侧或双侧、残余重量、AJCC分期、复发危险度分层、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在、手术方式、手术次数等对术后首次清甲的完全缓解率方面影响并不显著。(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清甲治疗前血清Tg、TgAb水平及合并远处转移是影响清甲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影响首次清甲成功率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11.798-0.014×清甲治疗前Tg-0.003×清甲治疗前TgAb-3.575×远处转移;清甲治疗前血清Tg、TSH水平是影响清甲后完全缓解率的关键因素,影响首次清甲完全缓解率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10.830-0.103×清甲治疗前Tg-0.584×清甲治疗前TSH。(4)清甲治疗前血清Tg水平是预测清甲完全缓解的最佳指标,其界值为9.190ng/mL,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80.6%。结论:1.131I清甲治疗是一种治疗DTC的有效治疗手段,其首次清甲成功率可达66.9%,首次清甲后完全缓解率为36.4%。2.清甲治疗前血清Tg、TgAb水平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是影响首次清甲成功率的关键因素。3.清甲治疗前血清Tg、TSH水平是影响首次清甲完全缓解率的关键因素。4.首次清甲治疗前血清Tg水平是预测清甲完全缓解的较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