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肝脏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肝段体积的研究目的应用肝脏三维重建技术重建正常肝脏及肝段三维图像,测量各肝段体积,获得正常肝段体积的统计数据,为肝脏外科手术提供指导。方法16排螺旋CT扫描采集肝脏二维图像数据,应用自主开发的虚拟肝脏手术规划软件Liv1.0重建82例正常肝脏及各肝段三维图像,全方位显示肝脏及内部管道的图像信息,应用数学方法,软件自动划分肝段范围并测量各肝段体积。结果重建后肝脏形态逼真,解剖标志清楚,肝内门静脉、肝静脉清晰显示,肝段内门静脉分支、肝静脉属支走行及相互关系明晰,肝段在肝脏表面分布如地图状,段间分界呈不规则波浪状。肝脏总体积为(1236±221)ml,肝背扇区(Ⅰ段和Ⅸ段)体积(21±7)ml,Ⅱ段(151±49)ml,Ⅲ段(131±37)ml,Ⅳ段(165±46)ml,Ⅴ段(201±52)ml,Ⅵ段(146±45)ml,Ⅶ段(177±55)ml,Ⅷ段(252±78)ml,分别占全肝体积的百分比为(1.8±0.3)%、(12.1±2.5)%、(11.3±2.3)%、(15.0±3.2)%、(18.3±4.3)%、(12.5±3.3)%、(14.5±2.0)%、(22.2±4.6)%。左半肝(Ⅱ、III、Ⅳ段)体积为(449±92)ml,占全肝体积的百分比(35.3±6.4)%,右半肝(Ⅴ、Ⅵ、Ⅶ、Ⅷ段)体积为(788±149)ml,占全肝体积的百分比(64.9±6.2)%。结论虚拟肝脏手术规划软件Liv1.0重建肝脏及肝段图像清晰逼真,测量体积准确,肝段体积的统计数据可为肝脏外科如活体肝移植、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术提供指导。第二部分肝切除术后残肝体积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的研究目的应用Liv1.0测量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残肝体积,计算残肝体积比,分析残肝体积比与术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准确评估术后肝脏功能,避免肝衰竭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运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软件Liv1.0行虚拟肝脏手术,术前测量患者残肝体积,计算残肝体积比,残肝体积比=残肝体积/标准化肝脏体积。观测术后30天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峰值(ALT)、总胆红素峰值(TBIL)、胆碱酯酶最低值(CHE)、血清白蛋白最低值(ALB),及凝血酶原时间峰值(PT),研究残肝体积比和术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残肝体积比与术后30天总胆红素峰值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80;与胆碱酯酶最低值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83;与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6951;与谷丙转氨酶峰值、血清白蛋白最低值无相关性结论残肝体积比与术后30天总胆红素峰值、胆碱酯酶最低值及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具有显著相关性,残肝体积可以有效预测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术前应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估算残肝体积,避免手术风险,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