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南坡是青海省重要的原始森林分布区和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青海省以及甘肃省的水源安全。祁连山南坡降水不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较大,易发生干旱。长时间干旱可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也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祁连山南坡的干旱特征,对祁连山南坡的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内4个气象台站1960-201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2001-2015年的MODIS数据,通过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及植被状态指数对祁连山南坡干旱月、季节、年际及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近60年祁连山南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和周期特征,为保护祁连山南坡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得到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出研究区1月和12月为特旱高发期,Z指数反映出研究区1或12月为轻旱高发期。四季干旱类型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出秋、冬季易发生重旱和特旱,Z指数反映出秋、冬季易发生偏旱。近60年研究区干旱等级呈逐渐降低趋势,干旱缓解。(2)托勒站、野牛沟站、祁连站和门源站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变化的第一主周期分别为13年左右、16年左右、12年左右和6年左右。野牛沟站和门源站在15-20年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干湿变化过程;托勒站和祁连站在10-15年时间尺度上出现明显的干湿交替过程。(3)研究区冬季干旱情况较为严重,重度干旱大面积发生。夏季,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无干旱发生或有轻旱发生;小部分区域发生重旱和中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