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小说中影像化倾向最明显的《射雕英雄传》与《雪山飞狐》是其早年当编剧和导演时的副产品,这两部小说的共同特色是小说的影像化倾向。这种倾向在其专力经营报纸后有所改变:从小说的影像化技巧回归到白话章回小说的“穿插闪藏”传统。《神雕侠侣》集中体现了这种转变,也因此成为金庸小说走向成熟的分水岭。然而回归传统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影像化,在金庸自觉地向小说传统靠拢之后,影像化结构更多地以局部技巧的形式内化于小说文本中,而语言的视觉化则一以贯之,这也成为金庸早期编导生涯对其小说的最大贡献。
金庸武侠电影几乎伴随着金庸小说而生。近二十年以来,出现了徐克的新浪潮、周星驰的无厘头、王家卫的风格化等多种改编佳作。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探索上,如果说形是指原作的人物和故事,神是指原作的主题和意蕴,那么,徐克、胡金铨的《笑傲江湖》勉强可称为形神兼备,王晶、周星驰的《鹿鼎记》基本算得上得神略形,但更多的改编电影则是脱神略形,与原著关系不大了。
而金庸电视剧方面,近三十年出现过三次热潮,前两次热潮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唱独角戏,借助金庸小说的养分,有力促进了香港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拍摄模式。新世纪随着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张纪中的介入以及两岸三地的深入合作,开创了金庸剧的新局面。在小说到电视影像的审美转换上,张纪中的电影化追求可圈可点,尤以浪漫唯美的《神雕侠侣》剧为代表。金庸电视剧在改编、表演等方面有“香港模式”和“大陆模式”的巨大差别。香港金庸剧追求暴雨剪辑式的快节奏与人物表演的程式化,大陆金庸剧则在历史氛围、外景摄制与动作特效上大做文章,并呈现出综合二者优长的趋势。
从全球化语境来看,金庸小说自身的影像化历程体现了东方作家面对西方电影等现代性艺术的独特思考,表现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对话。在大陆范围内,金庸小说的文化生态平衡意义体现在侠文化的复归以及作为传统文化的入门书给“文革”之后的大陆读者复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新时期以来的金庸武侠影视剧作为大陆武侠影视剧的代表,丰富繁荣了中国影视圈的文化生态,为影视艺术注入了无限活力,也进而影响到其它类型影视剧的创作。
武侠电影是中国故事片的一个特有类型,是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金庸武侠电影虽不足以代表整个武侠电影,但金庸小说的优良资源为武侠电影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而武侠剧特别是金庸武侠剧作为后来居上的类型化剧种,以其成熟的拍摄模式,具有同类其他通俗文化产品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金庸武侠影视剧的娱乐本性,使其在“文革”结束后的话语氛围中,彰显了大众享乐情绪,也体现了影视剧的娱乐功能。同时,金庸在武侠境界上的开拓,使其小说超越了一般武打小说以暴易暴、过分渲染暴力的局限,而据其小说改编的武侠影视剧则在武打与侠义的平衡中完成了对观众心理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