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产金矿集区,查明其成矿作用并探索中深部矿体的分布规律对于评价资源深部潜力和完善该类矿床的成矿理论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重点类型典型矿床研究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室内镜下鉴定、地球化学测试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深部找矿预测和找矿标志。主要认识如下:(1)对小秦岭地区采自变质岩区和岩浆岩的样品含矿性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变质岩区的含金量大于岩浆岩;对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和显微镜下光片鉴定,金主要是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属于易溶金;小秦岭燕山期花岗岩与太华群变质岩δ34S和铅同位素组成一致,且与金矿接近,说明三者有成因联系;所有矿床的稀土特征均与燕山期花岗岩差异较大,可能反映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没有成矿物质联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成矿元素Au、Mo均在第一个群组中,可能反映热液改造后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状态。由此,小秦岭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类。(2)根据对小秦岭地区金矿进行区域性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微观研究,将控矿断裂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断裂表现为强烈的线状应变带和线状应变质作用带,成矿期断裂由原来的韧性剪切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形成以断裂构造形态为主的矿脉;成矿后断裂的构造活动仍然存在。小秦岭矿田的剪切带长度与金矿化强度和规模成正比,矿化富集区大多有密集平行的同期断裂存在,且有一条主结构面赋存资源量大。石英脉厚度与金矿强度正相关,有热液成矿的特征。而金品位的不均匀性表明热液的脉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街五巷三层楼”的控矿模式。(3)成矿流体与高盐度、富含子晶质流体截然不同,而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期后低盐富CO2、H2O的流体十分相似,反映了本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浆的热液活动有关,与变质作用、混合岩化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石英中δ18O与典型矿床的对比,小秦岭金矿主要为岩浆水,但混入了的天水。包裹体测温表明,从文峪花岗岩体到外的方向,测得温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文峪岩体控制了成矿温度和成矿分布。(4)通过分析,燕山期后期是小秦岭成矿的主要阶段。但是同位素数据多次测得成矿的年龄数据为200 Ma,这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相对接的时间正好吻合。由此可知,燕山期晚期是小秦岭金矿的主要成矿期,同时在印支期也是经历了成矿作用。(5)与国外超大型矿床比以及区内矿脉的深度比较,小秦岭金矿的矿化深度应超过900 m。总结出剪切带规模、产状,矿体规模、长度,围岩蚀变等可作为找矿标志。以此为依据圈定了7个勘查区,钻探结果验证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