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农村土地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各个党派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关于土地改革的纲领。国民党也提出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然而,在其和平渐进的土地改革思想下,“二五减租”成了土地改革的核心。“二五减租”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国民大革命时期,是革命语境下的土地改良政策。其核心内涵是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最早由孙中山于1924年提出,在1926年正式成为国民党的一项土地政策。其目的在于使地主失去对土地的兴趣,渐进的实现“耕者有其田”。它在国民党土地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历经二十余年而不废。战后,为复员农村经济,也为争取地主与农民阶层的支持,国民党政府以对地主免赋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二五减租”。苏南战后相对稳定且租佃制度发达,是作为“二五减租”区域样本分析的理想之选。本文以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困境为题,利用大量的档案材料以及农村调查资料等,将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与理论结合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后苏南“二五减租”进行了论述。首先,对苏南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形态进行了分析。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租佃制度、农家经济结构和城居地主。这些因素深远的影响着“二五减租”的实施。其次,阐释了“二五减租”的核心内涵,梳理了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述,厘清了其战前与战时在苏南的实施过程。在方便理解战后“二五减租”的同时,也可做一比较分析。第三,对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包括省县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计划宣传、纲要实施、减租成果调查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疑问与困难等,并对其成效进行了定量分析。第四,指出了战后苏南“二五减租”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加紧了对田赋的掠夺。根据“赋从租出”的原则,各方对地租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从而使得减租无法深入贯彻。另一方面,“二五减租”在表面上给予农民实惠的同时,却蕴含国家权力强制农民缴纳规定租额的深层次意义。这对于具有抗租传统的苏南地区农民来说,“二五减租”无法获得完全认同,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冲突不断。毋庸置疑,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实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这主要与两大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国家(包括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对“二五减租”的执行意愿与实际执行力;一是乡村社会各阶层对该政策的认同程度。前者受制于中央政府的赋税政策、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乡村征税体制的现代性等因素;后者与苏南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衍生出地主经济行为,农民道德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相关。而这两方面又都受制于战后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政策及其与此有很大关联的各级政府财政危机,体现在本文中就是国家对租赋的不断攫取。总之,战后“二五减租”给予地主与农民的实惠淹没于国家对租赋的不断索取与乡村社会的不断冲突之中,国民党也因此未能如愿的得到乡村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与认同。然而,“二五减租”对乡村社会关系变动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