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脑肿瘤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cMRI、 DWI及MRS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索DWI和MRS用于早期评价恶性脑肿瘤伽玛刀治疗效果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收集22例脑转移瘤及6例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前24小时内及治疗后1个月对其进行常规MRI、DWI及MRS扫描。于T1WI增强扫描图像上测量肿瘤各径线并计算其体积(V=π/6×长度×宽度×高度)。利用GE AW4.2工作站的Functool II软件处理DWI及MRS数据,得到肿瘤伽玛刀治疗前后ADC值、rADC比值、nNAA、nCho、nCr、nLL值、NAA/Cr、 Cho/Cr、Cho/NAA及Cho/cNAA。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伽玛刀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体积、DWI及MRS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三者(体积、DWI、MRS)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转移瘤组,伽玛刀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01);伽玛刀治疗后nCho、Cho/Cr、Cho/NAA及Cho/cNAA均较术前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43、p=0.023、p=0.003及p=0.025),nCr较术前升高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8),nNAA、nLL及NAA/Cr变化方向不一且无统计学意义;伽玛刀治疗后ADC值及rADC比值均较术前升高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3)。胶质瘤组,伽玛刀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伽玛刀治疗后nCho较术前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 nCr、nNAA、nLL较术前略有升高,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NAA/Cr、Cho/NAA及Cho/cNAA较术前下降,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伽玛刀治疗前后ADC值及rADC比值变化方向及程度不一,且均无统计学意义。转移瘤组及胶质瘤组中,伽玛刀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与DWI及MRS各参数的变化之间无相关性;ADC值及rADC比值的变化趋势与MRS各参数的变化呈现相反趋势,但二者之间并无相关性。结论:DWI及MRS可以反应恶性脑肿瘤接受伽玛刀治疗后早期分子水平及代谢水平的变化,且比常规MRI检查更为敏感。肿瘤体积、DWI与MRS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但数据结构已呈现相反趋势,故DWI结合MRS用于早期评价伽玛刀治疗恶性脑肿瘤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