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权补充责任有别于传统的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及不真正连带责任,是一种新型的民事责任承担形式,因其灵活合理的责任分担特征得到实体法学者的认可。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是一个随着侵权补充责任实体理论不断更新和诉讼形态理论不断发展而革新的理论前沿问题。从立法上看,我国现行法律对于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规定简单且粗糙,缺乏系统化精细化研究。理论界对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识别标准争论不一,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乱相。本文涉及民事实体法与民事诉讼法的交叉领域,通过论述侵权补充责任实体法的目的、实体权利特征帮助了解侵权补充责任的本质,同时在文章的论述中结合诉讼标的理论、诉的合并和诉讼形态理论展开论述。本文分成四个部分,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从司法实践中两个案例入手,引出由于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法律规定粗糙而导致现实中判决存在与法律规定相悖之现象,并通过归纳学界对于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争论点,论证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具体探讨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影响因素。诉讼标的具有牵连性的特征无法适应“诉讼标的同一”非此即彼的标准划分,此因素将影响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选择。实体法方面,由于侵权补充责任“补充差额”的设立目的及独特的实体权利特征使其诉讼形态选择相较传统责任承担方式具有特殊性。同时基于以上侵权补充责任的特性,诉讼形态的选择不能仅考虑诉讼效率与经济,应介入公平原则进行价值衡量。第三部分结合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影响因素,对现行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不同观点加以梳理并评析。阐明无论是以诉讼标的作为识别标准还是仅以侵权诉讼形态的某一实体权利特征出发识别的诉讼形态均无法真正实现设立侵权补充责任之目的,且可能磨灭侵权补充责任一部分实体特征。提出应当以赔偿权利人的诉讼选择作为标准对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进行类型化划分的思路。第四部分中论述:由于侵权补充责任中两责任人处于不同责任承担层级,以诉讼标的作为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识别标准并不恰当。从侵权补充责任对外效力、设立目的及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多方面综合考虑,以赔偿权利人的诉讼选择出发对诉讼形态进行类型化划分具有可行性。故本文以此作为划分标准,将侵权补充责任诉讼形态分为赔偿权利人仅起诉直接责任人、赔偿权利人仅起诉补充责任人、赔偿权利人同时起诉直接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三种类型,针对诉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为侵权补充责任建立立体的程序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