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问题也日益严峻。由于资源禀赋、历史条件、交通运输、科学技术、资金再加上财政体制等方面的因素,致使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可支配财力产生差异,虽然这种财力差异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地区间的财力差异扩大到能够对政府行使职能产生影响,那么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定措施对地区间的财力差异进行适当程度的干预。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通过行政力量对政府财力进行直接配置,从而纠正地区间财力差异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政府间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在积极探索和深入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均等化效果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省级政府层面,基本上表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起到了一定的均等化地区间财力差异的效用,并且调节作用呈增强的趋势。而众所周知,县级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县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分税制改革的财权集中和事权下放,许多县级政府陷入财政困境,县际间财力差异也一度扩大。因此,衡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应,最根本的是要衡量其对县级政府财力差异的调节效果。由于各个省份对省以下的财力分配框架并不统一,因此,以全国范围内的县为研究范围和以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省份的县为研究范围所得结论存在差异性和不可比性。本文选择山东省的县级财政作为研究样本,这对经济发达的省份的省内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使用山东省1999-2011年91个县和县级市的数据,以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为考察指标,对比各个指标计算结果并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三个指标来考察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的均等化效果,最后对三种指标得出的结论进行整合并提出政策建议。三个指标中,变异系数只针对财力差异状况进行总体描述,其他两个指标则包含受收入划分影响的因素。本文选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这三种指标进行分析,一方面使选用的指标更加完整,从而使结论更具备稳健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从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进行分析测算,能够在传统变异系数结论的基础上,又结合新的角度和方法(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得出一些新的发现。因此,本文的全面和精细化研究既丰富了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又对推进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分析时首次运用泰尔指数对一省之内地区间财力差异按行政区域进行地区分解,考察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采用分别计算山东省内总转移支付和各项转移支付前后的变异系数的方法考察转移支付对县级财力的影响;对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指标的考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整合。
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的结构,创新和不足等;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包括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研究的代表性文献的介绍和评述;
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关于政府转移支付和均等化的基本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是对山东省县级财力现状及转移支付构成的分析;
第五部分基于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对山东省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财政转移支付整体上对县级政府间财力差异起到了一定的均等化效果,但调节力度在观察期内并不稳定;分类而言,变异系数测算结果显示税收返还几乎未起到均等化效果,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其甚至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专项补助起到了微弱的均等化调节效应,其观察期内的调节力度变化趋势不定,财力性转移支付起到了较强的均等化效用,且调节力度变化趋势在观察期内趋于平稳;山东省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更侧重于降低市级行政区域内各县之间的财力差异,而对各行政区域间的财力差异的调控相对较弱。
第六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理念、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和分配、转移支付结构、省内财力差异构成和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