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在我国居民膳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直线增加;同时,对肉类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而现今畜牧业的发展,大豆等饲料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新能源的探索与利用迫在眉睫,生物柴油的迅速推广使得其原材料大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提高大豆产量成为必然要求。为培育能够高效利用氮素的大豆高产新品种,改变我国对大豆进口依赖度较强的现状,转基因大豆新材料的获得迫在眉睫。 本文将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获得的来自大豆的叶绿体蛋白转运Sec途径中的关键基因 cpSecA用农杆菌介导的改良半粒种子法转化大豆,对GmcpSecA过表达转基因大豆T1代进行初步表型观察。结果显示转基因大豆营养生长旺盛,开花提前。同时,对实验室前期发现的具有增产潜力的SARK:GmATG8c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结果显示,SARK:GmATG8c降低了拟南芥对低氮的敏感性。其后,将35S:GmcpSecA-SARK:GmATG8c共表达构建转化拟南芥,并进行初步表型观察,结果显示,35S:GmcpSecA-SARK:GmATG8c共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开花晚于35S:GmcpSecA转基因拟南芥,但是和WT与SARK:GmATG8c转基因拟南芥之间无显著差异,种荚数和单株产量显著多于野生型,但是和两亲本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