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氯噻嗪、卡维地洛单用或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ghost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大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其引起的心脑肾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和结构,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高血压病早期即存在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壁的过度氧化应激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代谢紊乱的特征之一,而它又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部分原因。因此,关于抗高血压药物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减轻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关于氢氯噻嗪对内皮功能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国内外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将着重观察这一传统降压药物对内皮功能的作用。第三代β受体阻断剂卡维地洛具有独特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改善内皮功能,但它在低剂量与氢氯噻嗪联用时,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如何以及是否同样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所以,本研究以卡维地洛作为阳性对照组,考察其小剂量与氢氯噻嗪联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为这两种抗高血压药物低剂量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目的: 1.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变。 2.探讨二维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3.观察氢氯噻嗪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其降压作用的新的可能机制。 4.以卡维地洛为阳性对照,考察其低剂量与氢氯噻嗪联用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 5.比较氢氯噻嗪、卡维地洛和它们小剂量的联用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6.从成本效果的角度对三种治疗方案进行卫生经济学的评价。 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107例新发现的或不规则服降压药物并已停降压药物两周以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静状态下坐位收缩压(SiSBP)≥140mmFlg并且<180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SiDBP)≥90mmHg并且<110 mmHg),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氢氯噻嗪(12.5mg~25mg/d)、卡维地洛(25mg~50mg/d)和它们的小剂量的联用(氢氯噻嗪12.5mg~25mg/d;卡维地洛12.5mg/d),疗程8周。整个试验资料完整可用于统计分析者共98例,有9例失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测量诊室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髓质素(AM)及丙二醛(MDA)浓度,同时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本研究同时还入选36名血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研究结果分为两个部分: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1)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是151.52±8.76,95.51±6.50)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分别是118.61±11.86,75.97±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原发性高血压组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AM、ET、AngⅡ、MDA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 3)原发性高血压组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值(FM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6.71±3.04%Vs 12.48±4.46%,P<0.01),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值(NMD)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97±7.27% vs 16.40±6.29%,P>0.05)。 2.氢氯噻嗪、卡维地洛单用或联用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1)三组在基线水平上血压、心率、血浆NO、ET、AngⅡ、AM和MDA水平,以及FMD和NMD无明显差异(P>0.05)。 2)三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氢氯噻嗪组治疗后心率无显著变化;而卡维地洛组和氢氯噻嗪/卡维地洛组治疗后心率减慢。 3)三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血浆AM水平下降。氢氯噻嗪组治疗后血浆Ang Ⅱ、ET和MD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组和氢氯噻嗪/卡维地洛组治疗后血浆Ang Ⅱ和MDA水平下降(P<0.05),而血浆ET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氯噻嗪/卡维地洛组组治疗后血浆Ang Ⅱ、ET、MDA水平下降(P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电力企业作为配电网的直接客户,服务于广大用户。10kV配电网主要适用于住宅用电、工业客户以及商业办公等。随着不断加强、升级以及结构成熟的配电网建设的进行,电网故障也不可
期刊
期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RA)是最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降压药,它们能选择性的阻断AT受体,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和低毒副作用。为了寻找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合成路线安全,更
期刊
期刊
目的:高血压病人或高血压动物往往伴有血压波动性(BPV)的升高和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BR)功能的缺陷。BPV增高可导致心肌肥厚、血管重构和肾脏病变等终末器官损伤。ABR功能常以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的大小来衡量。ABR功能降低会导致BPV升高。以手术方法将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感受器和/或传入神经去除,称之为去窦弓神经(SAD)。SAD大鼠具有血压波动性升高,而24小时平均血压基本不变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