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脉系统血栓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并可导致胃食管静脉曲张,临床上称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胰腺位于门脉系统的枢纽位置,尤其是脾静脉,在解剖学位置上毗邻胰腺,被胰周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因此,多种胰腺疾病可导致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狭窄、管壁增厚、栓塞、回流受阻,在其引流区域出现侧枝循环开放,最终形成胰腺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研究表明病因以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肿为主,分别占39.0%、32.6%和19.4%。[1-4]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被发现患有门脉系统血栓及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但重症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意义、危险因素均不明确。本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临床特点目的:目前对血栓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慢性胰腺炎,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并于入院72h内行增强CT&门静脉成像的1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学及APACHE II评分、Ranson评分、BalthazarCT评分、死亡率、手术(穿刺)率、MODS发生率、胰腺坏死率、血培养阳性率、腹水天数、腹水量、腹腔压力值及肠内营养耐受情况。血栓的诊断标准:增强CT静脉期或门脉成像,血管内光通量出现斑状阴影或血管突然消失。影像学确诊血栓并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形成则诊断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结果:自发病至血栓发现,平均天数为38.77±33.51天。56例患者(34.1%)被发现有门脉系统血栓:其中仅有PV血栓的11例(6.7%),仅有SV血栓的22例(13.4%),仅有SMV血栓的3例(1.8%);PV+SV血栓的10例(6.1%),PV+SMV血栓的4例(2.4%),SV+SMV血栓2例(1.2%);PV+SV+SMV血栓4例(2.4%)。56例胰源性门脉系统血栓患者中,26例患者(46.4%)被诊断为胰源性门静脉系统高压症。PV血栓并合并胃底静脉曲张5例(8.9%),SV血栓合并胃底静脉曲张6例(10.7%),SMV合并胃底静脉曲张0例;PV+SV血栓合并胃底静脉曲张8例(14.3%),PV+SMV血栓合并胃底静脉曲张血栓3例(5.4%),SV+SMV血栓合并胃底静脉曲张1例(1.8%);PV+SV+SMV血栓合并胃底静脉曲张2例(3.6%),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1例(1.8%)。56例胰源性门脉系统血栓患者中,23例发现腹水。PV血栓并合并腹水5例(8.9%),SV血栓并合并腹水4例(7.1%),SMV血栓并合并腹水0例;PV+SV血栓并合并腹水7例(12.5%),PV+SMV血栓并合并腹水3例(5.4%),SV+SMV血栓并合并腹水2例(3.6%);PV+SV+SMV血栓并合并腹水4例(7.1%)。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门脉系统血栓组与不伴门脉系统血栓患者组相比,APACHEII评分15.4±5.6vs.11.4±3.4;p=0.01。Ranson评分4.7±0.8vs.3.9±0.9;p=0.01。Balthazar CT评分7.8±2.2vs.6.1±1.1;p=0.04。死亡患者例数17vs.8(30.4%vs.7.4%);p<0.001。需要手术/穿刺的患者例数46vs.55(82.1%vs.50.9%);p=0.12。MODS患者例数48vs.36(85.7%vs.33.3%);p=0.02。胰腺坏死患者例数42vs.35(75%vs.32.4%);p=0.03。血培养阳性患者例数36vs.24(64.3%vs.22.2%);p=0.02。住院天数:43.2±35.3vs.21.9±13.8;p<0.001,ICU天数为20.7±14.4vs.10.4±4.1;p<0.001。腹水患者例数23vs.11(41.1%vs.10.2%);p=0.007。腹水天数为5±2.3vs.2.1±0.9;p=0.004。腹水量为2400±1453vs.700±374;p=0.002。腹腔压力为17.0±4.6vs.14.6±3.2;p=0.05。血栓组4天内肠内营养不耐受组5例。结论:胰源性门脉系统血栓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发病率高达34.1%。46.4%胰源性门系统血栓患者最终发展成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合并血栓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患者病死率、脏器衰竭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血栓的患者。合并血栓的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腹水量及天数均大于未合并血栓的患者。第二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危险因素目的胰源性门脉血栓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多因素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门脉系统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并于入院72h内行CT增强&门静脉成像的1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凝血功能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CRP、HCT、ANC例数,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源性门脉系统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栓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接近2:1。血栓组年龄略大于非血栓组49±15.73vs.45±12.75,p=0.04。吸烟、饮酒、胆固醇、高脂血症均不是血栓发生危险因素。凝血因素包括:D-D、PT、INR、AT-Ⅲ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栓组Hct小于非血栓组:0.292±0.065vs.0.337±0.083;p=0.001。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相比, ANC例数为48(86%)vs.36(23.7%),p<0.001。以P=0.1为初筛条件,对性别、年龄、HCT、ANC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胰源性门脉血栓发生与性别(Odds Ratio(OR):1.255(95%CI:0.081-0.802),p=0.02)、HCT(OR:0(95%CI:0-0.007),p<0.001)、ANC(OR:2.254(95%CI:0.42-03.774,p=0.04)显著相关。结论凝血功能异常不是胰源性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性别、ANC所导致的局部因素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全文结论:胰源性门脉系统血栓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发病率高达34.1%。46.4%胰源性门系统血栓患者最终发展成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合并血栓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患者病死率、脏器衰竭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血栓的患者。合并血栓的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腹水量及天数均大于未合并血栓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不是胰源性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性别、ANC所导致的局部因素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采用RAPD技术对青岛文昌鱼雌、雄各11条个体共22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从40个寡聚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扩增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特异性强的引物,对每个个体基因组
远程集抄系统是未来电力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构成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笔者以呼和浩特市馨康花园小区为例,对馨康花园小区5个台区进行远程集中抄表,结果表明该远程集抄系
工业4.0时代的到来,使作为传统支柱型产业的建筑业,暴露出了许多传统作业方法的问题。建筑的建造方必然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创新、绿色、和谐的
21世纪进入电子商务时代,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发展成为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将在整个供应链上全面扩展,并将给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带来变革.
偏微分方程最先出现在对数学物理方程的研究中,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的应用到诸多领域,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是偏微分方程的重要的研究之一。随着新兴
在灾难医学中,检验医学是必不可少的分支,但又区别于常规的医院检验科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应快速、及时、简便,以达到配合急救、挽救生命的目的。笔者对检验医学在灾难医学中的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期提升小儿肠炎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小儿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
目的:开发一套车载医院跨区域指挥调度系统,从而提升基于车载医院的应急救治体系的运转效率。方法:该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建立包括市级指挥调度系统、区县级指挥调度系统、医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已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大规模商用阶段。CDMA在组网时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如何才能使得网络覆盖变得更为有效,网络容量解决的更为合理
背景: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故又称为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之内(一般在12h左右),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