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实证研究——基于倾向得分模型的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s08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多元化折价研究中经常碰到内生性问题和选择偏差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chop-shop法的使用,其基本价值模型存在的缺陷导致研究结论可能产生偏差。因此学者们分别采用了不同方法来减少这些问题产生的偏差。本文比较和分析了这些方法在多元化折价研究纠正偏差的优势后,采用倾向得分法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折价问题,与其他方法相比发现其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根据虚拟事实理论,它对观察数据的因果关系探讨更为深入;其次,虚拟事实理论证明只要符合强可忽略假设,在倾向得分法中多元化的决策对于结果变量来说就可以被认为是外生变量,而对于多元化公司与非多元化公司的系统性差异,倾向得分法通过配比方法来控制;再次,倾向得分法可以起到降维和减少共线性偏差的作用;最后,相对于回归模型给出的相对数,倾向得分模型给出的绝对值就更有直观性。   本文初步讨论了倾向得分理论及其基础虚拟事实理论,并考察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由于倾向得分模型要求在协变量的条件下,结果变量与处理的选择无关,正确选择协变量就显得非常关键。因此本文在实证研究中结合制度背景,主要从代理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资源理论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决策是由公司内在因素和面临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具有明显的内生性。   在本文的多元化折价研究中,采取以下措施以纠正以往国内研究中存在的偏差:首先,针对可供使用的非多元化样本不足的问题,在考察多元化与非多元化的价值差异时,利用倾向得分选择那些经过验证在协变量分布达到平衡的样本;其二,我们考察行业发生变动的财富效应,此时不存在对照组的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最后,我们利用Heckman“差上差”(Difference-in-Differences)估计量考察多元化决策在整个样本期间的长期财富效应。研究结论显示,在高倾向得分的样本多元化公司存在显著的多元化折价;而行业扩张或收缩也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行业收缩带来的折价程度相对更小;但是如果把时间跨度放大到整个样本期间,则没有证据显示多元化决策在非短期内会损害公司价值。此外,本文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还初步探讨了多元化折价的来源,发现最终控制人的性质可能与企业多元化折价有关。
其他文献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综合性行业,有着带动其他部门经济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旅游业经济效应的状况不但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突出贡献,同样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是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论题。空间经济学基于规
2008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先后达成六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两岸直接、双向“三通”的基本实现,极大地便利了两
国债发行对经济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适度的国债规模将会对经济运行起到最大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还处在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浪潮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国债规模迅速膨胀而增加财政收入却受限制,因此对我国适度国债规模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所谓适度国债规模,即实现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债发行所起到的正净效应最大时的国债规模。本文考察了1981—2008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国际通行的合理指
2010年3月31日,中国沪深交易所正式接收第一单融资融券交易,开启了中国信用交易的新纪元,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也为日新月异的证券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虽然融资融券业务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