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机器人的“代差”及演化机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应用与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并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和经济实力。纵观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机器人无论在结构、功能还是目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历史阶段性,而目前国际上对机器人的分期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准则,这就极大地妨碍了我们对机器人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本文从机器人的历史入手,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缘由及政策背景,按照时间的顺序对机器人的历史进行梳理,对已存在的机器人分期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合理性,以控制科学为背景,按照统一的分期准则建立新的机器人分期,指出机器人可分为简单的逻辑控制时期、有感的反馈控制时期、适应和最优控制时期与智能控制时期。对新建立的分期,运用自组织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指出机器人的演化的随机动力为涨落,必然动力为非线性作用下的竞争与协同,机器人的演化有两个阶段,即自稳定过程的常规式进化与系统的失稳的革命式进化。在革命式阶段中,在机器人演化动力的作用下,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即机器人演化的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下,协同其他子系统完成机器人系统的“代差”演化。最后,运用分析的自组织演化机制预测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情感控制方向,并对最终人机关系进行分析,预测机器人与人的关系最终可能走向“赛博格”。目前国际上对机器人的分期比较混乱,而对机器人发展历史过程进行研究,不仅在微观上有助于机器人科研人员了解机器人的内在发展的逻辑线索,而且也对机器人未来的功能拓展方向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也有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的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学徒制度。它的诞生以德国双元制为重要标志。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它包含了职业教育最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