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活性剂常见于机械、化工、石油、冶金等领域,其主要成分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LAS具有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都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生物法降解是处理LAS的重要方法。但是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排放量和排放要求。本试验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与运行特征,为其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研究系统降解LAS的效果,从深圳市南山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池和厌氧池中取出部分活性污泥,利用人工模拟表面活性剂废水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进行驯化培养。首先是启动阶段,配水中不添加LAS,只以葡萄糖为碳源,在COD去除率能保持稳定而高效时即认为反应器启动成功。启动阶段为20天。接着是驯化阶段,进水中开始添加LAS并逐渐提高浓度。驯化前期,COD和LAS去除率比较稳定,分别为85.49%~93.31%和80%左右。说明在生长基质存在的条件下,LAS可通过细菌共代谢实现降解。当LAS浓度超过175 mg/L时,COD和LAS去除率明显下降。这说明微生物对LAS毒性的适应是有限度的。通过调整不同的运行参数,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曝气量、碳氮比例、温度对COD、LA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0h,碳氮比例为2/1~6/1,曝气量在1~4L/min,水温在20~30℃时,MBR系统的处理效果较好,COD和LAS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0.14%和82.19%。同时,还在试验条件下讨论了曝气量、间歇出水方式和反冲洗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为3L/min,每出水8min、停止2min,反冲洗强度为20LMH的操作条件下,MBR系统的膜污染发展最为缓慢,此时透膜压力上升到60KPa以上需要约15天时间。该研究还建立了COD和LAS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和微生物增殖动力学模型,并在试验条件下求出了相关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