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消费状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类的生活状况。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消费理论也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层面来看,消费是消费者效用的来源,是“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要决策变量,是经济个体微观分析的重要对象;从宏观层面看,消费是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而消费的对立面——储蓄,则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中,消费理论均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经济学家都十分注重对消费问题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富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在大量搜集和认真查阅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从重商主义时期起经古典时期、边际革命时期以及新古典消费思想的演进,以及现代消费理论的确立,直至当代消费理论的新发展的西方消费理论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回顾。本文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将消费理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在对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进行详细介绍的同时,对不同理论之间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以明确该理论的地位与影响。第一时期为15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主要包括重商主义的消费思想和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重商主义消费思想依附于其重视贵金属以及贸易保护等其他主要思想,认为消费品是财富的组成部分;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限制奢侈品的进口;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鼓励贸易顺差;建议以消费税代替人头税和财产税等。重商主义消费思想的本质是致力于增加国家权势的消费干预思想,它认为政府通过税收、法令甚至行政干预可使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加合理,以促进经济发展,其出发点是为了资本的积累以及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在许多方面牺牲了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这一时期孟德维尔对消费不足的率先讨论则独树一帜,极具创新意识。古典消费思想批判和继承了重商主义消费思想,消费的地位相较之下有所提高,对消费的划分、影响因素以及与生产的关系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古典经济学家划分了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以增加社会资本,开始探讨利用不同的税收政策调整居民的消费行为,鼓励自由贸易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一时期处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生产为经济学关注的核心,消费更多地作为生产的对立环节,其研究重点在于消费与生产的地位问题,并因此产生了“生产优先”与“消费优先”的争论。第二时期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其中包括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以及这一时期主要的非主流消费思想:马克思的消费思想与凡勃伦的消费思想。边际学派以及新古典消费思想是消费理论发展演变中的第一个关键点,在经济环境与学术风气的双重作用下,这一时期实现了研究重心的转移(由生产转向消费),研究方法的转变(数学方法的大量应用)以及研究成果的突破(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从消费者的欲望出发,探究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变化,解决了“钻石与水的悖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石,即使在今天,消费者效用依然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基本确定了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定义,即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耗和使用,用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新古典时期马歇尔的消费思想是其经济理论的第一部分,他强调消费在经济学中的首要地位,重新阐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总结出需求定律,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消费者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需求弹性、消费者剩余、“维持效率的”必需品一系列重要概念,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以及建立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与凡勃伦在分析消费问题中采取了与主流经济学者不同的视角,将消费放在制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和考察。马克思结合其哲学与唯物史观,以科学抽象的分析方法,以社会批判为目的,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以及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考察了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矛盾以及消费异化现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是消费不足,发生经济危机以及消费异化的根源,而解决的方法则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凡勃伦则重点考察了炫耀性消费现象,指出炫耀性消费由炫耀性有闲发展而来,伴随着私有制与金钱文化兴起,其动机是进行金钱竞赛以及歧视性的对比。第三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介绍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以及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而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消费理论的兴起则是消费理论发展演变中的另外一个关键点,绝对收入假说创造性地将“收入”变量引入消费分析,首次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将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从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占据着消费理论的核心地位,改变的只是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及所面临的约束等问题。但是由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在对消费心理的主观判断上,与新古典消费者效用化的分析框架截然不同。由此,消费理论沿着宏观与微观的分野继续发展,并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宏观消费理论与微观消费理论的调和问题,而且构成了建立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希克斯对边际效用价值论进行了全新的表达和发展,使其更加全面与准确,实现了真正的系统化与现代化。绝对收入假说主要强调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的联系,并认为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认为消费不足是导致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强调政府鼓励消费并加大投资积极干预经济。绝对收入假说对经济大萧条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但是在后来的经验检验上遭遇“库兹涅茨悖论”的严厉冲击,斯密瑟斯与杜森贝里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说对绝对收入假说进行补充与发展。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是“后顾的”和“攀附的”,即消费过程中存在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其消费受到以往消费水平与相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相对收入假说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入手,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思路,但仍然不能严格解释“库兹涅茨悖论”。这一阶段的消费理论主要在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框架下,考察确定性条件下,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的关系。莫迪利安尼与弗里德曼则认为消费者具有前瞻性,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考察消费者确定性状态下在跨期选择中的最优消费选择,探讨消费支出与预期收入的关系。其中生命周期假说从传统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出发,在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察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在消费、消费函数以及消费函数的基础等重要问题上修正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相比之下,生命周期假说的微观基础更为牢固,对与长期消费稳定及短期消费波动的原因等问题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分析过程中,生命周期假说重视储蓄动机的研究,关注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持久消费假说将消费与收入分别按持久性与暂时性划分,并认为只有持久性消费与持久性收入存在消费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比例大小取决于利率、财富与收入比率以及积累财富的偏好等等,其他则没有关系。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差异从而被广泛接受,而二者的结合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人们拥有的财富和持久收入,两者共同决定消费。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作为一个确定性均衡模型,是研究居民消费及储蓄问题的主要分析框架。第四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消费理论,主要介绍了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以及流动性约束理论,以及当代主要的非主流消费理论: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后凯恩斯消费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滞涨”困境,以自适应预期机制为基础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测准确度明显下降,“确定性”的假设条件也在现实当中面临许多困境。这一时期,不确定性分析明确地引入消费理论研究,基于不确定分析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进行扩充与发展,取代了原来以确定性为研究背景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罗伯特·霍尔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进行扩充与发展,消费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未来边际效用的条件期望只是当前消费水平的函数,与其他因素,例如现时和过去的收入和财富等均没有关系,也即除了一个趋势以外,边际效用服从随机游走。霍尔的消费函数是基于从个体目标函数和约束意义上推演出的,他通过引入了理性预期,将消费理论从确定性条件推进到不确定性条件,使消费行为理论具有了现代形式。随机游走假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遭遇了“过度敏感性”和“过度平滑性”的挑战,消费理论以预防性储蓄理论假说和流动性约束理论假说为代表,并引发大量相关经验假说。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与确定性情况相比,居民在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增加储蓄。利兰德提出用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来刻画消费者的谨慎动机,泽尔德兹研究了收入随机波动情况下不确定性对消费最优化行为的影响,肯定了其对消费决策的影响能力,卡罗尔认为同时具备不耐心和谨慎性两种特性的消费者倾向于维持一个固定的储蓄-财富比,提出了缓冲存货模型。流动性约束又称信贷约束,是指居民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取得贷款以满足消费时所受到的限制。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只要消费者受到流动性约束,其当前消费都会减少,其消费路径不再是平滑的。预防性储蓄理论与流动性约束理论在某些程度上解释了“过度敏感性”和“过度平滑性”,但是由于其模型建立均依赖一些临时条件,并且在经验检验上面对替代变量的选择问题,使得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实证检验结论不同。与此同时,消费理论沿着另外的路径发展,借鉴了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营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与行为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二者均对新古典的理性行为假设提出质疑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决定消费者选择的真实行为模式,从而改进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与预测。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则摒弃主流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假设,用过程理性代替行为理性,并提出了消费者行为具有偏好满足、需求分离等原则。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对于消费行为基础性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涉及消费者如何认知与核算其财富的问题,这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有关;另一类涉及消费者跨期选择与时间偏好率的研究,这与消费者的偏好有关。前者包括心理账户理论、前景理论和选择归集理论;后者包括消费者偏好的动态不一致与双曲线贴现模型。经过对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过程的回顾,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理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消费理论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消费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在西方消费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早期消费理论与现代消费理论的研究侧重不同,早期消费理论侧重供求关系,现代消费理论侧重消费-储蓄关系;消费理论发展演变过程呈现数理化发展趋势和多学科综合趋势;宏观消费理论与微观消费理论呈现融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