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这项研究基于观测站,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和气候研究单位(CRU)网格数据集,研究了坦桑尼亚的湿润季降雨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分析、周期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首先,研究分析了3、4和5月(MAM),10、11和12月(OND)两个时段,以及11月至次年4月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项研究基于观测站,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和气候研究单位(CRU)网格数据集,研究了坦桑尼亚的湿润季降雨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分析、周期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首先,研究分析了3、4和5月(MAM),10、11和12月(OND)两个时段,以及11月至次年4月整个雨季时段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索了上述不同时段降水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异常的关联。结果表明,坦桑尼亚在湿润季节(10月到次年5月)的降水的年变化具有两个峰值,一个在湿润季早期(10月到12月),另外在湿润季节的晚期(3月到5月)。而事实上,坦桑尼亚降水存在北方的双峰和南方的单峰两个模态。MAM,OND和11月至4月的湿润季降水的EOF第一个特征量均表现为在整个区域内一致的变异性,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32.8%,71.7%和62.3%。与OND降水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IOD)海温模态均有关联,因此,OND的降水主要受到ENSO和IOD海温的影响;MAM降水主要受到印度洋临近海温异常的影响,同时与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异常海温也有关联。但总体而言,与OND季节相比,MAM降水变化主要是局地的影响。就11月至4月整个湿润季降水而言,降雨变化主要是受印度洋和太平洋ENSO异常海温的影响。其次,我们分析了坦桑尼亚1到3月(JFM)降水特征及降水异常可能的原因。坦桑尼亚湿润季节的降水在1-3月份有一个相对小值时期,而由于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当地农业极为重要,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分析了南半球夏季(1到3月,JFM)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标准化的降雨异常时间序列在1990年末期之前主要为8-12年的准年代际变化特征,之后转变为2-4年的年际变化特征为主。在JFM降水异常偏少的干旱年份,研究区受到源自热带印度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南部的异常偏东风控制,造成干空气沉降,从而对降雨有抑制作用。而在异常多雨的湿年,来自热带和东南大西洋的异常西风在刚果盆地上空得到加强,并带来了更多的降水。统计相关分析显示,热带西印度洋、南印度洋和中南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的海温异常,与坦桑尼亚的JFM降水有密切的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对高分辨率陆面过程模式研发中的两个重要工作—新一代湖泊模型CoLM-Lake研制和全球土壤水热特征参数集开发做了介绍。在湖泊模型研制方面,本文对新一代湖泊模型CoLM-Lake的模型结构和物理过程作了详细描述,并通过10个湖泊的观测数据评估了它的模拟性能,讨论了模拟结果对模型关键参数的敏感性。模拟结果显示,CoLM-Lake对于浅湖的模拟效果非常理想,对于表层温度、湍流通量和垂直热力结构的量级
沃克环流是赤道上空大尺度的纬向热力环流。沃克环流尤其是表面风场的变化会对海洋的热力和动力过程产生重要的反馈作用:表面风的异常会通过风-蒸发-海温反馈机制影响海-气热通量;另一方面又通过异常风应力的驱动作用影响海洋环流。因此,数值模式能否准确重现这些关键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影响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评估了28个AMIP5模式、16个AMIP6模式、45个CMIP5模式和19个CMIP6
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具有发展速度快、局地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我国江淮地区是强对流天气和大冰雹的频发区域。目前冰雹的预报仍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值模式中的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不能很好地描述冰雹粒子谱分布和演变过程,同时人们对冰雹形成的宏观和微观物理机制了解的还不够。本文选取2015年4月28日发生在江苏地区的一次强冰雹过程,利用中尺度WRF(Weather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的重要参量,也是陆地热状况的直接反映,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等有重要影响。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壤温度具有记忆性,这种记忆性对短期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深层土壤温度观测数据缺乏、数值模式对土壤温度记忆性模拟能力有限等问题,土壤温度究竟能影响后期多久的气温等要素仍然存疑。本文基于中国区域较长时段的观测资料和美国宇航局推出的MERRA-2(Modern-Er
气候系统模式能够反映气候系统各圈层间复杂相互作用,是研究气候变化和预测气候的重要工具。受限于计算机的性能以及对于气候系统的认识和刻画不足,尽管现阶段的气候系统模式相比于过去,其模拟性能已有较大提升,但大多数气候系统模式中仍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系统偏差,制约气候模式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信号的精确模拟。其中由全球海温的模拟偏差所导致的气候模式系统偏差最受关注,这些偏差会通过不同的物理过程制约气候模式的模拟和
中国东北是东亚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在全球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局地雨季的开始,标志着气候从干位相转向湿位相,因此雨季的开始时间对区域的农业活动非常重要。以往对于东北雨季的研究主要针对汛期雨季,而东北干湿的转变发生在春季,这一转变对该地区的春播活动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为了较为客观地描述东北地区这种干湿位相的转变—雨季的开始,本文基于降水异常累积方法研究了中国东北雨季开始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引起雨
大气阻塞具有大尺度和准定常的特征,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理解大气阻塞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许多学者设计了识别阻塞的方法。虽然这些阻塞识别方法对阻塞的主要活动中心、持续性和强度等都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有一些方法对于阻塞活动中心之间的相对强度和一些较弱的阻塞活动中心的识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次,有一些阻塞识别方
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又被称为“亚洲水塔”。降水是高原水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然而,高原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极其脆弱,降水尤其是极端降水极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及其周边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改变,对高原极端降水的模拟和预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往针对高原降水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日降水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上,对于更易诱发自然灾害的短时强降水的特征方面尚缺乏对
北极海冰作为地球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全球气候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不仅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以及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也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因此,对北极海冰准确的认知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由于观测的局限性,数值模式是一个探索海冰演变发展的可靠工具,但是目前模式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海冰模式误差源的分析和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利用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
亚洲夏季风爆发是冬季至夏季季节转换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在孟加拉湾地区(BOB)爆发,然后是中国南海(SCS),最后是也称为喀拉拉邦季风爆发的印度半岛南部地区。夏季风爆发对亚洲季风区有显著的影响,每年3-5月,伴随着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强烈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梯度力,低层和对流层高层的风向以及深对流会出现季节性反转,导致亚洲夏季风的爆发。由于季风变异对自然资源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水资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