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硫磷和毒死蜱作为北京地区两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其在果实中的残留状况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情况值得关注。同时,菌糠是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会危害人类健康。本文首先在温室番茄种植试验中设置三组菌糠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做底肥的基质(A组中菌糠:鸡粪为1:0,B组中菌糠:鸡粪为1:1,C组中菌糠:鸡粪为0:1),分别施加辛硫磷和毒死蜱,研究其在不同时间后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并且统计番茄产量。结果显示,两种农药的初始吸附量随着底肥中菌糠比例的减小而逐渐减小,辛硫磷和毒死蜱在B组土壤(菌糠与鸡粪的体积比为1:1)中降解效果最好,半衰期分别为4.9天和11.9天。实验结束后,各组番茄中农残含量均已达标,并且B组中的番茄产量最高。然后进行大棚验证试验。对比D组(鸡粪做底肥)土壤和E组(菌糠与鸡粪的体积比为1:1做底肥)土壤中辛硫磷和毒死蜱的残留情况,并且统计作物产量。结果显示,加入菌糠做底肥的土壤中辛硫磷和毒死蜱在的吸附和降解效果好于只有鸡粪做底肥的土壤:辛硫磷的初始含量分别为4.297mg/kg和1.689mg/kg,半衰期分别为1.2天和1.6天;毒死蜱的初始含量分别为2.421mg/kg和0.746mg/kg,半衰期分别为3.1天和4.3天。两组试验均为菌糠与鸡粪按1:1的体积比做底肥的土壤中,产出的果实农残含量最低,并且果实产量最高。随后,本文选取了几个土壤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其中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结果显示,菌糠做底肥的微生物多样性比鸡粪做底肥的微生物多样性高,并且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在加入辛硫磷后均增大,而加入毒死蜱后变小。分析得出拟杆菌是降解辛硫磷的优势细菌,而变形杆菌和芽孢杆菌是降解毒死蜱的优势细菌,子囊菌是降解辛硫磷和毒死蜱的优势真菌。最后,综合微生物分析结果和果实的产量及农残情况对菌糠底肥配方的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综上所述,加入菌糠做底肥可改善土壤中辛硫磷和毒死蜱的吸附和降解,并且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达到最佳的改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