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空间分布模式是一种高级的空间结构知识,可定义为由基础地理要素构成的具有某种含义的空间对象或可以命名的某种特定排列。空间分布模式识别是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实现从空间数据转化为空间知识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地图综合与多尺度表达、城市分析与建模、地理现象与过程模拟等研究提供有效支撑。空间结构抽象、空间概念建模及混合分布模式识别是地理空间特征表达和描述的难点。道路网是城市的基础框架,其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建筑群空间分布模式的识别方法研究》,编号414713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顾及分布特征和道路网约束的居民地综合方法研究》,编号4180139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分布模式是一种高级的空间结构知识,可定义为由基础地理要素构成的具有某种含义的空间对象或可以命名的某种特定排列。空间分布模式识别是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实现从空间数据转化为空间知识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地图综合与多尺度表达、城市分析与建模、地理现象与过程模拟等研究提供有效支撑。空间结构抽象、空间概念建模及混合分布模式识别是地理空间特征表达和描述的难点。道路网是城市的基础框架,其丰富的、多层次的空间分布模式影响着人们对城市不同尺度的形态感知。全文以城市道路网为例,面向地图自动综合和城市结构分析,对道路网空间分布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从制图综合的智能化发展、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地理空间格局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空间分布模式识别的必要性;总结了点群目标、线群目标和面群目标的空间分布模式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据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并给出了论文的组织结构。(2)道路网分布模式识别基础理论。在梳理空间分布模式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道路网空间分布模式的基本概念;结合视知觉的层次性,提出了道路网分布模式的层次化分类模型,阐述了形态模式和语义模式在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尺度下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典型分布模式之间的关系和复杂分布模式识别的顺序;基于格式塔完形理论分析了道路网分布模式的视知觉组织规律,说明了如何选取结构化参数及如何建立识别模型。(3)基于组合策略的微型环模式识别。借鉴栅格图像中圆形目标检测的原理,以环形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线性栅格化的矢量环模式组合识别方法。从道路网眼的角度,基于改进的形状角指标实现了简单环路识别,在减少参数个数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环路识别的正确率;从道路线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霍夫变换的识别方法,解决了复杂环路识别问题,弥补了网眼方法无法识别有道路跨越的环路这一不足。采用两种方法的组合,既能提高圆形特征描述的准确性,还能克服环路内其他道路的干扰,适用性更强;以该方法为基础识别的道路环形交叉口结构描述合理,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复杂路口典型化。(4)道路骨架约束的格网模式识别。制图综合背景下的道路格网模式识别应顾及道路网整体形态的约束。针对道路网骨架模式,首先提出了一种顾及道路拐点的stroke生成方法,提取了符合视觉连贯特征的stroke模式;然后设计了基于stroke重要性综合指标的骨架模式识别策略,有效避免了单一指标不足以保持空间特征的缺点。针对格网模式,在道路骨架的约束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眼矩形度和邻近搜索的格网识别策略,一定程度解决了道路网眼在格网模式识别中的固有缺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多属性聚类方法识别格网群组,其结果描述了子区域划分的格网特征,能够为街区合并提供合理依据。(5)利用模糊密度聚类的城市主中心模式识别。城市中心通常分布着密集的道路网,通过提取城市道路网的主中心模式可识别城市主中心区的范围。从主中心模式识别的角度出发,利用模糊隶属度代替二进制隶属度,在DBSCAN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密度聚类算法,并识别了道路结点中的核心类簇;考虑结点影响范围,构建了主类簇的覆盖区;根据道路网眼与覆盖区的面积比生成了完整的、地理意义明确的主中心区,且与规划中心有较高的重合度。该研究既是以自然语言为代表的空间概念建模的有益尝试,也能为复杂的模式识别提供支撑。(6)图论支持的城市环形放射模式识别。环形放射模式是由城市中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的混合分布模式。根据路段连接特征和城市环路的基本特性,以城市主中心识别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多中心、多层级的城市环路识别方法;顾及中心环路提取了道路射线,并基于环路连接特征和延伸特征提出了射线的度量方法,识别了角度和长度分布较为均匀的辐射模式。该方法原理清晰、参数意义明确,识别结果与区域总体规划一致性较高,为宏观的、模糊的分布模式定量化表达提供了思路,也为混合分布模式识别提供了可行案例。
其他文献
DNA甲基化作为植物基因组中稳定存在表观遗传标记,对于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是表型变异的重要来源。目前的研究广泛地认为DNA甲基化是一种抑制性的表观遗传学标记,但对于其介导的具体功能机制了解甚少,尤其是表观遗传变异对林木重要表型性状及其可塑性的表观遗传基础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种质资源群体为材料,在单碱基水平上对DNA甲基化的群体变异模式进行探究
当前,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陆地水储量变化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与地表物质迁移过程都有着密切联系。开展地表物质迁移反演研究,充分了解全球以及典型区域地表物质迁移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气候和环境变化预测和机理研究等科学问题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GRACE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地表物质迁移的长期监测,在大尺度上定量揭示了地表物质迁移。地表物质迁移会引起地球重力场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地表产生垂
随着我国城市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这引发了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我国健康产业迅速发展,森林康养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行为。森林康养基地作为一种森林资源多功能利用的新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传统旅游背景下,森林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因此,如何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建设成为了一种新的思路。探究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遥感测绘卫星可获取全球范围内的立体影像,遥感传感器的严格成像模型和精确几何参数为实现地面静态目标精确定位、全球高精度测图、武器精确制导等重要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遥感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是实现卫星精确定位的关键环节。目前,实施在轨几何定标任务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作业,定标流程的自动处理能力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几何定标精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在轨运行遥感卫星数量不断增加和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不
连续的陆地表面由多种地貌组成,每种地貌都是具有不同的物理和视觉特征的自然空间实体。地貌是在各种类型和强度的演变过程影响下形成的,这些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陆地表面上起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经过几十年的定性定量研究,中国学者建立了自己的地貌分类体系。近年来,随着地貌定量分析研究的深入发展,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数字地貌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地形分析技术以及计算
2020年9月,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简称教科院附小)创建时就加入了“四川云教”主播学校的行列。对一所新学校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云教直播已顺利推进一年,学校从云教主播老师选拔、云教教研工作安排、云教教学质量评估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教师、学生均得到成长进步。云教的核心在于教学资源的输出,根本在于接收学校教师队伍的成长。为保障云教工作取得实效,教科院附小主要从学校、学科、教
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对精化地球中长波重力场具有重要作用,GOCE卫星的发射无疑提高了人类对地球重力场的认知。本文针对利用GOCE重力梯度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中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深入研究分析了空域法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分析不同完全正常化缔合勒让德函数(Fully Normalized Associated Legendre Functions,fnALF
"四川云教"项目的开展,实现了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提高了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直播学校和接收学校之间生源素质上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着接收学校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成为阻碍"云教"工作深入推进的一大痛点。为此,笔者立足工作实际,分析了"四川云教"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特别"云教直播班级可行性教学模式,以期为提高"四川云教"项目效益,加强两端学校教学有效性提供解题思
“双减”政策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如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弱、评价方式不当、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等。所以,应建立由大中小学教师和高校师范生组成的“教育-实践共同体”,借助“实践—认知—再实践”的学习路径提升教育实践能力。同时,要以形成性评价为支点,建立形成性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四川云教"规模越来越大,教学教研的协调推进逐渐进入深水区,调研发现单独的线上教研和线下教研已不能完全满足直播课堂教研的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总结南充高中直播课堂教研模式探索经验,提炼出中学直播课堂双线教研模式:构建基于省教科院统筹的"133"教研网络,按照校际教研、课例研究、主题教研、课题研究等四种组织形式实施,为以后的教学教研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