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率逐年得到提高,但随之产生的城镇污泥量也急剧增加。污泥是经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固形物,虽然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城市污水厂内污泥处理,并不适合小城镇污泥的特点,针对小城镇周边农田众多,优先考虑污泥农用,而污泥农用前必须进行稳定化,因此研究探索一种投资省、处理费用低、管理简单的污泥处理稳定技术,是目前城镇污泥处理的紧迫课题。本课题选取蚯蚓生物滤池作为研究对象,在青岛市某小城镇污水处理站进行试验,设置无蚯蚓生物滤池作为对照组,在四个温度水平下、不同有机负荷以及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进行研究,分析生物滤池内投加蚯蚓后对污泥的稳定性、污泥性状、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污泥含有的各种元素含量变化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不同有机负荷下以及不同水力负荷下蚯蚓生物滤池处理污泥效果,为探索蚯蚓生物滤池处理污泥的最佳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启动试验阶段通过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有机质含量平均相对减少量相比无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的高出8.7%,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平均相对减少量高出23.4%,氨氮(NH3-N)含量平均相对减少量高出13.8%,硝态氮(NO3--N)含量平均相对减少量高出2643%,经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相比进泥中的含量平均相对增加量为28.5%,试验表明蚯蚓生物滤池具有能显著提高污泥稳定性,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有利于污泥后续处理;在9℃~10℃,温度水平下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有机质含量平均相对减少量相比无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的高出10.7%,说明在低温条件下蚯蚓的存在使生物滤池能够有效的降解污泥中有机质;在9℃~10℃,14℃~15℃,和18℃~19℃温度水平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滤液中NO3--N平均对减少量相比无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的依次高出888%、1115%和1690.3%,说明蚯蚓随着温度的升高对微生物的活化能力不断增强;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水平时,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有机质含量平均相对减少量相比无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的低7.2%,NO3--N含量相对减少量低了13%,这是因为在较低有机负荷蚯蚓会加大对微生物的吞食量,对微生物活性造成抑制,随着有机负荷的增加这种抑制转化为协同作用;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由于破坏了安静的环境对蚯蚓始终产生一种抑制作用,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相对减少量依次为42.1%、25.1%和19.7%,NO3--N含量相对减少量依次为-17738.3%、-14612%和-6493%,蚯蚓增强处理效果呈现逐渐降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