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和抑制剂(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良性卵巢肿瘤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uPAR及PAI-1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75%及66.7%,65%)明显高于良性肿瘤(40%、30%、33.3%)及正常组织(30%、33.3%、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2)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但是三者的阳性表达率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uPA、uPAR和PAI-1在Ⅲ-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uPAχ2=14.400,P<0.05;PAI-1χ2=8.242,P=0.004;uPARχ2=9.6,P=0.002);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uPAR、和PAI-1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组织学分级越高而增加(uPAχ2=15.022,P<0.05;PAI-1χ2=29.697, P<0.05;uPARx2=36.906,P<0.05);伴随淋巴结转移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uPAR和PAI-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的组织(uPA x2=13.333,P<0.05;PAI-1 x2=9.573,P=0.002;uPARχ2=15.313,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uPAR、PAI-1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在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和互相调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