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风寒血瘀型项痹)患者,选取相应的穴位,应用不同的波形,不同的频率,相同的通电治疗时间,通过中西医两套诊疗标准检验各组疗效,进行规范的临床研究,找出应用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电针刺激参数,为今后应用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科学依据,优选出电针治疗颈椎病最佳刺激参数和可供推广应用的技术操作规范。
研究方法:将102例患者,采用单中心、随机、组间对照的方法,按波形的不同、刺激量的不同,选取高频组连续波和高频组疏密波以及一组常规针刺组进行组间对照,其中电针治疗的连续波50赫兹组为组1,疏密波20/50赫兹交替组为组2,常规针刺组为组3。三组均选取相同穴位,颈部:颈2-6夹脊(双)、风池(双)、大椎。远端:曲池(双)、后溪(双)、外关(双)。常规针刺组只针刺治疗,电针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电针疗法,在患者同侧颈夹脊穴2和6上下两个穴位上加电极,阴极置于颈2夹脊穴,阳极用于颈6夹脊穴,每次接电针为左右2组,按患者所纳入的顺序编号,随机分组,选用不同波型,强度以患者适宜且感舒适为度,通电20分钟后取下电极。三组治疗均为1次/天,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所纳入的102例患者,其中4例剔除,6例脱落,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积分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经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得分,参照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积分减少率,按积分减少率评定疗效,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疏密波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前后经X2检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密波组优于常规针刺组;
连续波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前后经X2检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波组与常规针刺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连续波组与疏密波组治疗前后经X2检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疏密波组优于连续波组;
结论: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经临床观察表明,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高频疏密波较高频连续波明显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