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事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事务,是国家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当然包括宗教事务治理工作的法治化。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党和国家在宗教工作领域逐步探索出比较成功和务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在宗教事务工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在宗教事务管理理论上的研究、宗教立法、宗教事务管理等方面,我们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然而,这些问题又深刻的影响到我国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工作和法治实践。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在于为我国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宗教事务治理实践服务,为改进宗教事务治理体制、机制以及方式所服务。本课题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树立对我国宗教事务治理理论和国家宗教政策理论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宗教工作实践。在实践层面,为我国的宗教事务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建言献策,在宗教立法、宗教执法、宗教法制宣传、宗教纠纷解决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更好地保障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权利。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从学校图书馆馆藏书籍、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互联网等渠道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参考、分析、归纳和宗教。其次,从导师近一年来考察西南民族地区的宗教发展状况的调研材料中归纳总结、聆听其调研感悟,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相关的宗教事务管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搜集美国、日本等现代发达法治国家的宗教事务法治化建设的材料,运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宗教法治的实际,吸取经验,为我国宗教法治的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本文在宗教法治的问题上,运用了宗教事务治理法治的提法,而非法学界常见的宗教事务管理法治的表述,区分了法治与法治化的内涵,从理论上论证了宗教事务法治的正当性,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和美、日两国宗教事务治理经验,在这些铺垫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治理上立法、执法、政府与宗教团体合作治理、宗教团体自治的思路,提出了完善我国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对策。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宗教法治的研究状况。正文部分分为五个大的板块,第一板块主要辨析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核心概念,千里之行始于脚下,概念分析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第二板块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三个角度论述了宗教法治化的根据。基于我国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情和宗教和民族的密切联系,本文第三板块以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治理为例分析我国宗教治理的现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正在努力建成法治国家、政府,在宗教事务治理法治领域我们有必要向现代法治发达国家学习,第四板块重在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宗教法治,吸取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寻求可兹借鉴之处。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个部分试图从按照立法、执法、宗教团体与政府的合作治理以及宗教团体自治等方面来为我国宗教事务治理提供法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