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宋不同领域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成就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a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造力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当今国内创造力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心理测量法与实验法,研究内容大多涉及日常问题解决(例如,物品多用途、远距离联想或解谜顿悟等),而较少关注那些推动了社会发展,且具有极大价值的文艺革新和科学创造。发挥历史测量学方法在创造力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对中国历史杰出人物的创造力进行实证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历史上杰出创新人才涌现的个体认知与社会环境因素,并拓展国内创造力领域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的影响因素以及领域差异。尽管前人对此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关注精神疾病对创造性成就预测作用的领域差异,而未涉及社会环境(例如,宗教信仰、移民迁徙、榜样导师与成长逆境等)因素在创造性成就上的领域差异表现。其次,目前以中国杰出人物为被试所进行的历史测量学研究还十分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选取中国唐宋三个领域(文学、艺术与科学)的杰出人物为对象,探究创造性成就的影响因素,并进而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在创造性成就上的领域差异,以期验证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为国内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选取中国唐宋三个领域(文学、艺术与科学)的183名杰出人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相关人物传记和百科全书,运用同感评估技术对杰出人物的个体认知变量(智力早慧与精神疾病)以及社会环境变量(宗教信仰、移民迁徙、榜样导师与成长逆境)进行编码,并以比重测量和量表测量(《创造性成就量表》)两种方法对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成就进行量化,探究了创造性成就的影响因素及其领域差异。本文具体从三个研究方向展开,研究方向一主要探讨了杰出人物创造性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方向二分别探讨了个体认知变量与社会环境变量在创造性成就上的领域差异表现。研究方向三尝试探究成长逆境与精神疾病在预测创造性成就时的相互作用关系,检验前人提出的均衡理论。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智力早慧、宗教信仰、移民迁徙经验与榜样导师均会对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成就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对于文学家群体,智力早慧,宗教信仰和移民迁徙经验会显著影响创造性成就;对于艺术家群体,榜样导师对其创造性成就存在显著影响;对于科学家群体,移民迁徙经验与榜样导师显著影响创造性成就。第二,杰出人物的个体认知变量,即精神疾病对创造性成就的预测作用存在领域差异。具体来看,精神疾病对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造性成就均基本体现出了正向预测作用,而对科学家没有显著影响。杰出人物的社会环境变量,即宗教信仰、榜样导师与成长逆境对创造性成就的预测作用存在领域差异。具体来说,宗教信仰对文学家与艺术家的创造性成就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并没有体现在科学家群体中。其次,榜样导师对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创造性成就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文学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成长逆境对文学家的创造性成就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对科学家的创造性成就表现出负向预测作用。第三,对于文学家群体,成长逆境与精神疾病在预测创造性成就时体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成长逆境在预测创造性成就时具有与精神疾病相同的作用,个体所经历的成长逆境得分高时,则其精神疾病得分会低,反之成长逆境得分低时,精神疾病的得分会高,这符合前人的均衡理论。而对于艺术家和科学家群体而言,本研究并未发现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均不符合均衡理论。
其他文献
<正>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教学素材.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认真研究教材,充分
文章从互文性的角度研究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和玛莎?诺曼的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和《晚安,妈妈》.两位主人公来自不同阶层,拥有各自的经历,但因自身疾病而被他人隔离,在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