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CCHF)是一种致死率达30%-50%的蜱传播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已经在非洲、欧洲、亚洲等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1965年我国首位病例出现在新疆巴楚县,也称为新疆出血热,致死率高达80%,主要集中于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是通过蜱类直接叮咬,二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临床症状一般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肝肾衰竭等。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该病是由于感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引起的,CCHFV是负链RNA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基因组RNA包括L、M、S三段,分别编码RNA聚合酶、糖蛋白和核蛋白(NP)。该病毒的传播性强,被认为有被恐怖分子利用的危险,CCHFV已被列为生物安全四级病原体(BSL-4)。迄今为止,针对CCHFV的基础研究还很缺乏。CCHFV核蛋白(Nucleoprote in, NP)结合病毒的基因组RNA,形成核蛋白-RNA复合物(RNP),能参与病毒RNA复制、衣壳化及病毒粒子装配等重要过程。病毒的核蛋白还能与病毒蛋白及宿主细胞内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来保护自身干扰细胞正常功能。本论文以CCHFV NP为研究对象,对核蛋白进行表达、纯化、结晶等工作。我们首先将核蛋白的全长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目的蛋白,进一步纯化,通过大量结晶条件的筛选获得该蛋白的晶体。利用X-ray衍射收集了2.3A的衍射数据,解析晶体结构。与其他报道的负链RNA病毒核蛋白结构不同,CCHFV NP的结构明显具有头部和杆部两个结构域,整体像“球拍”。在此基础上,对CCHFV NP进行了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包括CCHFV NP在体外的聚集状态、NP和RNA的结合强弱、NP和宿主细胞蛋白Caspse3的相互作用、特异的DNA核酸酶活性等诸多方面。因此,针对CCHFV核蛋白进行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不但可以为阐明病毒的复制转录机制提供直接可靠的结构基础,而且可以为这一传染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可靠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