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以及玉树地震的接连发生,全球的自然灾害有日趋频繁的趋势。在我国,汶川和玉树的灾害使整个社会对城市防灾避灾的重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安全埋下了隐患,相对滞后的避难场所建设以及还处于空白的安全教育都增加了灾害发生后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群众离开建筑之后,如何快速,安全地达到避难场所,对这一重要的疏散过程还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设计,使得避灾体系不够完善。作为一个多山地国家,山地面积和山地城市分布与数量占有重要的比重,山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因地形结构和城市道路的特殊,灾害发生后的疏散路径问题更加复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借鉴景观学中的可达性理论为研究手段,立足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知识,以城市防灾学相关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为基础,结合交通学、城市安全理论、环境因素影响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基础,对山地城市中避难场所的可达性进行研究。首先系统研究可达性的概念及其运用,提出将可达性理论运用于避难场所的策略,在分析避难场所可达性的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可达性体系,指出可达性包括了思想可达,视觉可达以及行为磕打。然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攀枝花等城市避难场所以取实地拍照、居民访问、设计院访问等方式进行调研,并根据数据的分析统计加以归纳总结,指出在设计中存在着诸如设计不合理,安全保障缺失,居民避难意识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案例和理论对如何改善避难场所的视觉和思想可达性提出优化策略。再对避难场所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提出其核心因子“安全”和“效率”的基础上,从设计者的角度入手,找出其在“道路”“路网”“建筑”以及“环境”方面的设计因子,找出他们与“安全”和“效率”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空间可达性进行量化,为之后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山地城市,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结合其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着重论述可达性,尤其是“安全因子”在山地城市避灾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研究可达性的效率和安全问题,结合实际范例的运用,得出合理的结论,为避难场所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