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曾导致全球大型金融机构陆续破产。其中固然有企业自身产品研发、经营风险的因素,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到,继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银行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声誉竞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担负着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的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声誉发挥着比业绩更重要的作用。如果遭遇危害性声誉风险事件,将直接损害银行的信誉,降低银行品牌价值,甚至会导致银行的生存危机。从这种意义上说,有效控制声誉风险事件,强化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避免企业声誉危机的发生,已经构成了21世纪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体系,防控和化解可能发生的声誉风险,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是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比较中美两国在银行声誉控制和危机公关的差异,分析其原因,总结中国银行声誉控制的特色,探究美国对中国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当代银行业的发展与声誉风险管理、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现状比较、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比较、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未来走向。 第一部分“当代银行业的发展与声誉风险管理”,主要探讨当代银行业的发展,并对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现状比较”,从近代中美银行业的发展、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实施机构及职能、中美银行业危机公关处置特点等四个方面,对中美银行业的声誉风险管理的现状做出比较。 第三部分“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比较”,从中美银行业属性、监管制度、信息披露情况、新闻舆论监督环境以及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等五个方面分析比较中美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差异。 第四部分“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未来走向”,通过前面的比较,主要从声誉风险管理意识、预警防范体系、危机治理水平、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美银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未来走向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