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的城市建设范围在过去几年中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扩大,边界线逐渐靠近周边山地。一直以来,山地都是北京市的主要生态涵养地。北京东、北、西三面环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浅山区作为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区域内包含有多种类型的绿色空间,其中不乏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区域。同时,浅山区又面临着强烈的开发建设需求,承载着愈来愈多的人类活动。在对浅山区进行关注和研究之前,已有多处绿色空间成为城市蔓延的牺牲品。因此,如何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浅山优化、科学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论文着眼于浅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绿色空间。通过对浅山区、绿色空间、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明确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定义、现状、范围、分类、作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首次提出“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相结合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体系组成。宏观调控包含长期规划和政策法令;中观网络包含自然服务优化网络和人文服务优化网络;微观设计包含场地设计和社区共享。之后,总结其构建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流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提出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策略,并结合荷兰兰斯塔德绿心、美国瓦萨奇山前区和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三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宏观调控策略包括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中观网络策略包括生物栖息、水文过程、地质灾害缓冲、游憩功能和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构建的指导性导则。微观设计策略包括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等。论文进而在镇域尺度上进行了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浅山区这一具体地区为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理想格局构建并提出实施策略,对研究结论进行校正和完善。本论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基于适当保护的理念,对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保护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实施策略,综合涵盖政策法规、网络构建和微观设计等内容,对于北京乃至我国其它山前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