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不同层数聚乳酸薄膜对可吸收螺纹根桩封闭性能的微渗漏研究目的:评价不同层数聚乳酸薄膜对可吸收螺纹根桩的封闭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常规根管治疗后,桩道预备,并随机分成5组,每组10颗,分别用0层、1层、2层、3层、4层聚乳酸薄膜缠绕聚乳酸可吸收螺纹桩,拧入根管内固位封闭。桩修复后,样本牙浸泡于印度墨水中72h,纵向剖开为两部分,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各剖面微渗漏情况,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层数聚乳酸薄膜的封闭性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3层聚乳酸薄膜固位封闭聚乳酸可吸收螺纹桩组的微渗漏值最小,为(1.30±0.77)mm,0层组最大,为(4.02±1.52)mm。结论:聚乳酸薄膜固位封闭聚乳酸可吸收螺纹根桩的最适薄膜层数为3层。第二部分:聚乳酸薄膜与临床常用粘接剂对根管桩封闭性能的微渗漏研究目的:比较聚乳酸薄膜与临床常用粘接剂对根管桩的封闭性能,为其用于乳牙残根残冠修复提供依据。方法:36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5组,桩道预备,A组:用3层聚乳酸可吸收薄膜固位封闭聚乳酸可吸收螺纹桩;B组:通用型双固化树脂粘接玻璃纤维桩;C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金属螺纹桩;D组:阳性对照;E组:阴性对照。桩修复后,样本牙浸泡于印度墨水中72h,纵向剖开为两部分,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各剖面微渗漏情况,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玻璃纤维桩组的微渗漏值最低,为(0.50+0.45)mm,可吸收螺纹桩组次之,为(1.30+0.77)mm,金属螺纹桩组最高,为(1.47+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可吸收螺纹桩组与金属螺纹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1)。结论:聚乳酸可吸收薄膜的封闭性能与玻璃离子粘接剂相当,对可吸收螺纹根桩与根管壁间的封闭性能良好,可用于乳牙残根残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