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动“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力图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任何决策都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基础之上的。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做出发动“大跃进”的决策,同样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研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过程,对于深化“大跃进”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对国内主要矛盾与党的工作重心的分析判断和对1957年整风反右形势的分析判断两个方面。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判断经历了反复。八大一次会议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八大二次会议推翻了八大一次会议的决议,重新认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必然导致经济建设始终处于阶级斗争的支配和影响之下。1957年中共中央进行开门整风,中途突然转向反右并出现严重扩大化,造成严重后果,但中共中央当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次重大胜利,必将大大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迎来经济建设的空前高潮。这是发动“大跃进”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对经济发展速度的争论和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反思两个方面。反“反冒进”思路在和“反冒进”思路的碰撞中逐渐占据上风,急于求成的思想压倒一切;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分析和反思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急切希望找到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发展道路并通过高速的经济发展以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这是发动“大跃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共中央对当时国内舆情的分析判断有正确的一面,如看到了人民群众空前的建设热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对舆情信息的认识不够冷静客观、夸大拔高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这也是发动“大跃进”的重要诱因。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对世界战争与和平局势的分析判断、对科技革命浪潮的认识和对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的分析判断。中共中央正确地做出了世界大战不会在短时期内爆发和应当积极响应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判断,同时又认为应迅速壮大我国国家实力以制约战争因素,否则世界大战将不可避免。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还使中央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严重的修正主义。为了避免修正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改变原来的思路,重新采借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强调政治挂帅。这些因素成为发动“大跃进”的又一重要原因。回顾与总结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分析判断的过程,不难发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夸大拔高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经验教训:(1)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冷静客观,不能为一时的情绪所左右,更不能先入为主;(2)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导趋势;(3)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集思广益,避免凭领导人一己的好恶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