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和特殊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即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松嫩草原区的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本文从生态地理学角度、以温带松嫩草原区的农牧林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区,在其中的杨树林、草地和玉米田3个子系统内,2001年8月和10月份两次取样。以所获得的土壤动物数据、土壤环境数据及气候数据为基础,运用土壤动物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与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农牧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的特殊性,以及与其它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在整个农牧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共获得土壤动物73类、14793只。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大型和中小型)是球角跳虫、辐螨、革螨和甲螨4类,常见类群是蚁、金龟科幼虫、节跳虫、蜘蛛和鞘翅目成虫5类,稀有类群有61类。 杨树林、草地和玉米田土壤动物的类群数:草地>杨树林>玉米田,个体数:草地>玉米田>杨树林,草地生境条件最优越。土壤动物的水平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基本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个体数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类群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匀递减。 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上都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明显的高于秋季,但个体数上的差别不大。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草地>杨树林>玉米田。 土壤动物个体数与土壤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明显,类群数与土壤环境要素的相关程度不如个体数明显;pH值对类群数和个体数都有明显影响。气候要素中,只有类群数与地温和蒸发量的相关程度较好。相对来说,大型土壤动物受气候影响显著,而中小型土壤动物受土壤环境要素影响更明显。 十壤动物的功能类群中,杂食类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枯食类、根食类和捕食类,腐食类的比例最小。复合系统中主要士壤动物对土壤表层和上体内部的物质分解和九素归还起主要作川,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较弱。 闪此,农牧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动物群落不同于一般的单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动物群落,不同区域土壤动物群落的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