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伴随着空间集聚要素的引入,城镇化的作用被得到重视,研究范式也从传统的单向线性关系逐渐转变双向互动模式。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生产力增强,并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注入持久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同样,城市水平的提升,也为工业化发展聚集了必要的生产要素和提供了适宜的空间载体,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彼此的良性互动发展。文章以山西省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理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分别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二者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偏离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耦合模型等,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据此,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第一,山西省的工业化在建设伊始,凭借着政府投资迅速形成了单一嵌入式发展模式,以煤炭开采为核心的采掘业产业体系逐渐得到固化,重工业比重处于高位稳定状态,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全省工业技术匮乏,产业单一,资本不足,成为阻碍全省工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第二,山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2010年之前,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环境生态、教育文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改善,全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得到快速提升,在经历最大值后,发展逐渐放缓并降到一个稳定的较低水平,此时的城镇化水平也随之收敛于一个较高水平状态。第三,山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工业产业体系和“偏重略轻”的工业结构,使得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的吸纳能力不足,高能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进而导致全省城镇功能单一,规模偏小,水平较低,速度较慢。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制约了全省的工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转型,二者之间协调性差,良性互动程度较低;第四,山西省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正向相互促进作用,但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彼此良性协调水平较低,从相互影响程度上看,全省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正向促进作用力度显著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