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生长易受环境影响,在不良环境下饲养肉鸡,会使肉鸡的存活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肉品质下降。温度和湿度是形成肉鸡舍内温热环境的两个重要因子,氨气是肉鸡饲养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中有害气体以及温度的控制,一直是家禽养殖关注的重点,而对湿度的调节普遍不受重视。因此本课题主要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环境中高浓度氨气对肉鸡气管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开展热应激下肉鸡下丘脑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以获得氨气对肉鸡毒性损伤以及高温下肉鸡调控的潜在机制。同时就家禽养殖中较易忽视的环境因素——湿度开展其对肉鸡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合理调控畜禽养殖环境提供参考。肉鸡长时间在高浓度氨气下饲养(75±3 ml/m3,21日龄~42日龄),其气管组织纤毛脱落、粘膜上皮增生、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高,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共发现119个蛋白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在免疫应答和肌肉收缩过程显著富集,此外也观察到呼吸道疾病的共同特征——黏蛋白分泌增多。这些结果提示高氨刺激下可能导致气管的免疫应答功能失调,促进气管收缩,降低肉鸡防御能力,影响呼吸通气,产生严重的病理结果。当肉鸡暴露于高温条件时(32±1℃,21日龄时8 h),其下丘脑MDA、血清IL-1p、IL-6、皮质酮水平增高,下丘脑差异蛋白共51个,具有催化活性和结合功能,集中分布在细胞学过程和代谢过程,多个蛋白在神经递质的释放、囊泡介导的转运相关通路中富集,这些结果提示肉鸡下丘脑对高温的应答可能包括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对激素释放的负反馈调节、通过内质网降解途径以维持内质网稳态。另外,肉鸡处于不适湿度的饲养环境中时(30%、90%相对湿度,1日龄~42日龄),对于低日龄肉鸡,其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促炎因子分泌显著增加;低湿处理的肉鸡随着日龄增加,其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增加,促炎因子分泌减少、抗炎因子分泌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不适湿度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和血液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分型,降低免疫功能,低湿条件下的慢性应激,可能使得肉鸡通过增加抗氧化能力、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改善湿度带来的氧化应激,恢复免疫功能。以上这些结果有助于今后为评估饲养环境中氨气、高温和湿度的危害提供参考,也为预防相应的环境危害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