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啄手法针刺水沟穴治疗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西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雀啄手法针刺水沟穴治疗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探讨其疗效及副作用,为临床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的顽固性呃逆探求一种操作简易、疗效确切、可广泛推行的治疗方法。  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为前提。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雀啄手法针刺水沟穴对本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利多卡因对本病进行治疗。统计结果,对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起效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病损部位与疗程关系、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  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3%,经χ2检验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雀啄手法针刺水沟穴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口服利多卡因的治疗效果。  2.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的顽固性呃逆这一症状,且治疗组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的顽固性呃逆症状优于对照组。  3.起效时间和疗程比较:治疗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组的1d起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疗程比对照组短,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患者肝肾功指标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LT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治疗方法可能会对患者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发生腹泻、乏力、眩晕、头痛及浮肿等不良反应,其中产生腹泻、乏力、眩晕三项并发症的情况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口服利多卡因相较,雀啄手法针刺水沟穴治疗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疗程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的优点,且只取水沟穴单穴,便于临床运用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索近15年国内外发表有关输卵管性不孕症(tubal factor infertility,TFI)证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统计出本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采用Meta分析来综合评价TFI临床常
通过根据舞蹈鉴赏的角度进行出发,并且把艺术回归到传统文化中,使其可以兼顾着民族的文化以及关注现实情况,从而对其艺术人才的培养给与重视,也是成为了现如今艺术的常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