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和观众的第一接触点,影响着观众对电影的印象和预判。由于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国电影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分析的高评分中国电影主要来源于三个网站,豆瓣网、时光网和中国票房网,这些电影是基于观众投票,票房和在国内外获奖选出来的,其命名方式值得借鉴,其意义的建构也有待探索。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认知语言理论,包括四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类属空间,整合空间,并有四种网络类型,分别是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双域型网络。它不仅重视语境的作用,而且从心理空间揭示了意义建构过程的动力,可以用来解释多种语言现象。本文以从网站上收集到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为语料库,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的命名特点以及是如何进行意义构建。对语料库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后发现,不同网络类型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有着不同的命名特点。简单型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是由六个元素命名的: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如何,这是电影片名中最通用的命名方式。而镜像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则以“ABAB”或“ABAC”的结构命名。单域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是根据从源域到目标域的传统隐喻和转喻命名的,双域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是根据与电影内容相反的意思命名的。此外,本文的研究核心是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的意义构建过程,这个过程是将下述发现进行整合的结果,即输入空间的元素和框架通过映射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并在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组合,完善和拓展以及压缩不同的关键关系,来构建片名的意义。在探索中,作者发现输入空间中元素的选择性投射是通过字典义和言外义实现的。从理论上讲,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的每个网络的映射类型可以是投射映射,语用功能映射和图式映射。但是实际上,在具有这些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中,每种映射所占比重各有侧重点。简单型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主要是图式投射,而单域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的主要是语用功能映射。单域和双域网络的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是投射映射。并且,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有着实体,角色价值,部分和整体等的关键关系,通过组合,完善和拓展压缩后构成心理空间。以上发现,揭示了高评分中国电影片名在命名过程中其意义的理解、阐释、选择和表达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