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在口腔(牙合)关系转移中的精确性探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在个别正常(牙合)的健康人群中,借助新型的4D下颌运动轨迹测量技术获取下颌运动轨迹相关参数,探讨其所得的参数值用于(牙合)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无颞下颌关节疾患等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健康年轻人作为受试对象,男女各15例,年龄在2535岁之间。借助新型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受试者的左右侧Bennett角、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以及前伸切导斜度这5组参数,设成实验组A,为A1、A2、A3、A4、A5,取其平均值。同时,应用完全可调式(牙合)架测定对应的相同参数,设成对照组B,为B1、B2、B3、B4、B5,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组均值,在a=0.05水平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运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30名受试者的正常下颌咬合运动,其轨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光滑性。结果显示:(1)右侧Bennett角:实验组A1样本最小值为13.67°,最大值为25.77°,均数为24.81°;对照组B1样本最小值为16°,最大值为30.0°,均数为25.35°。(2)左侧Bennett角:实验组A2最小值为11.59°,最大值为26.51°,均数为24.20°;对照组B2最小值为13.37°,最大值为29.0°,均数为26.58°。(3)右侧前伸髁导斜度:实验组A3最小值为30.97°,最大值为57.94°,均数为37.60°;对照组B3最小值为27.0°,最大值49.67°,均数为34.13°。(4)左侧前伸髁导斜度:实验组A4最小值为32.68°,最大值为63.0°,均数为38.25°;对照组B4最小值为29.33°,最大值为52.67°,均数为35.6°。(5)前伸切导斜度:实验组A5最小值为21.41°,最大值为60.34°,均数为39.97°;对照组B5最小值为29.11°,最大值为59.33°,均数为41.14°。经过统计学分析,各个参数均值与(牙合)架所测量的对应参数均值之间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新型的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下颌运动轨迹的方法,其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佳,可以为临床上进行数字化修复提供一种可靠的参考依据,使其获得更加符合生理要求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疲劳失效是机械零部件失效的主要形式。疲劳损伤模型是对零部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和计算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疲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疲劳寿命的计算预测方法,一般是在
竹溪县属于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对于该区地质灾害成因机理的研究前人所做工作甚少.在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竹溪县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