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是限制河北低平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减小大田耗水型作物、增加节水型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油葵作为节水耐旱作物,已逐步成为该区重要经济作物,研究不同品种油葵的区域适应性及其耗水规律,可为该地区选择生长性状稳定、产量高、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和制定油葵节水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
以基于初步选出的新葵10号、新葵20号、DW567、S672等共11个油葵品种开展田间试验,对各品种的生长发育、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油葵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茎粗、叶片数、盘径、耗水量、百粒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各品种间的生育期最大相差17.5%、株高最大相差46.8%、耗水量最大相差15.9%、产量最大相差22.2%、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相差19.9%。
通过对各油葵品种的生长发育、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分析,发现新葵20号、新葵22号和DW567生长性状较好,增产、节水潜力大,适宜在研究区进行推广种植,其它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以新葵20号和DW567两个油葵品种为试材,开展盆栽试验,设置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T1)、70%(T2)、60%(T3)、50%(T4)和40%(T5),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油葵的生长发育状况影响显著,T4和T5处理的土壤水分下限控制过低,对油葵的生长形成了土壤水分胁迫,严重影响了油葵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盘径等指标的生长及地上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土壤水分胁迫会加速油葵生育后期叶绿素的分解和转移,而T2和T3处理则可以满足油葵的正常生长水分需求,T1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过高,不利于油葵的干物质积累。
盆栽试验条件下,新葵20号和DW567的全生育期耗水量均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降低而显著减小。现蕾期和开花期的耗水量占油葵的全生育期耗水量比重较大,且平均日耗水强度较高,此阶段是油葵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高峰期。
不同水分处理对油葵的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新葵20号和DW567均以T2和T3处理时的百粒重和单株产量较大,且两个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的单株产量都明显大于其它处理,当土壤水分下限在T1处理时,油葵产量不再增加且略有下降,呈现“报酬递减”现象。新葵20号在T2处理时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DW567在T3处理时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以基于初步选出的新葵10号、新葵20号、DW567、S672等共11个油葵品种开展田间试验,对各品种的生长发育、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油葵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茎粗、叶片数、盘径、耗水量、百粒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各品种间的生育期最大相差17.5%、株高最大相差46.8%、耗水量最大相差15.9%、产量最大相差22.2%、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相差19.9%。
通过对各油葵品种的生长发育、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分析,发现新葵20号、新葵22号和DW567生长性状较好,增产、节水潜力大,适宜在研究区进行推广种植,其它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以新葵20号和DW567两个油葵品种为试材,开展盆栽试验,设置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T1)、70%(T2)、60%(T3)、50%(T4)和40%(T5),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油葵的生长发育状况影响显著,T4和T5处理的土壤水分下限控制过低,对油葵的生长形成了土壤水分胁迫,严重影响了油葵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盘径等指标的生长及地上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土壤水分胁迫会加速油葵生育后期叶绿素的分解和转移,而T2和T3处理则可以满足油葵的正常生长水分需求,T1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过高,不利于油葵的干物质积累。
盆栽试验条件下,新葵20号和DW567的全生育期耗水量均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降低而显著减小。现蕾期和开花期的耗水量占油葵的全生育期耗水量比重较大,且平均日耗水强度较高,此阶段是油葵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高峰期。
不同水分处理对油葵的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新葵20号和DW567均以T2和T3处理时的百粒重和单株产量较大,且两个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的单株产量都明显大于其它处理,当土壤水分下限在T1处理时,油葵产量不再增加且略有下降,呈现“报酬递减”现象。新葵20号在T2处理时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DW567在T3处理时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