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楸、水曲柳种子扩散过程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胡桃楸与水曲柳种子扩散过程与规律,2004年9月~2005年11月,在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爷岭生态站,采取直接收集与观察法以及在一定距离上布设不同数量种子收集框收集种子的方法,对胡桃楸与水曲柳种子的扩散情况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胡桃楸种实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种实落地后基本集中在冠幅范围内,总体来说,随着距离的增加地表种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同坡度上种实分布特征不同:坡度较缓处(≤25°),种实数量最大值出现在2~3m处,坡度较陡情况下(>25°),种实数量最大值出现在5~6m处或不明显。不同时期下落的种实在地表分布呈现不同的规律:在落种高峰期下落的种实,数量随距离变化的分布规律显著——随着距离的增加种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落种初期、末期种实数量与距离之间基本不相关。另外,落地的胡桃楸种实在地表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方向性,落到下坡方向地面上的种实数量显著多于上坡方向。由于动物的觅食行为,落地后的胡桃楸种实往往进行再扩散,再扩散过程受到种实的大小、种皮的颜色以及种实落地后所在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水曲柳种子质量轻、具有种翅构造,主要在风力作用下进行扩散,单位面积种子数量随着距离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扩散范围、距离等方面的扩散特征明显区别于胡桃楸。前期下落的水曲柳种子主要进行近距离扩散,大部分种子集中在0~5m距离内,最远扩散距离可达10~15m。高峰时期进行扩散的种子的数量、扩散距离和范围都大幅度的增加,林内母树扩散出去的种子,数量最大值出现在12m、15m处,最远扩散距离可达到70m左右,林外母树扩散的种子在25m距离上数量显著,最远扩散距离至少可达200m。此外,不同时期下落的水曲柳种子具有不同特征:当年秋季收集的种子的千粒重为61.62g,平均每百粒种子被虫蛀的数量是8.7粒;第二年春季收集的种子千粒重54.95g、平均每百粒种子被虫蛀的数量为13.6粒,均小于当年秋季收集的种子。影响水曲柳扩散的因素主要有母树特征、周围林木的高度、组成、胸径、分布以及地形条件、气候因素等。 种子扩散研究是有关景观过程的研究,了解种子扩散的过程以及扩散机制,不仅能够了解物种、种群以及群落未来的结构、组成与动态、为景观模型提供参数,而且为植被的恢复、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3dB电桥是一种特殊的定向耦合器,根据输出信号相位差不同可分为3dB90度电桥和3dB180度电桥,是微波通信、测量电路、天线馈电网络等系统中重要的无源器件。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地在传统的理论与结构上进行大胆的改进与创新以满足现阶段发展需求,小型化与宽带化是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由于具有多层内埋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化。在高中化学方面,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落实新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谈一谈探究性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蓬勃向上.一个人不可能在
本论文主要围绕本实验室制备出的一系列嵌段聚氨酯和交替嵌段聚氨酯水凝胶等可降解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从中挑选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易于加工成型性、以及适当的血液、细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