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言语形式、鲜活的生活画面和生动的思想感情,对真善美作出客观的评价,返身走向自我认识,不仅能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更能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上明亮的“精神底色”。基于此,笔者拟设立的论述框架由此凸显,全文的论述也分三大部分展开。首先,本文厘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及特征。笔者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界定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审美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依据文本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通过美读、想象或表演等课堂教学方式,在获得必要理性启迪的同时,受到正确的审美观教育,继而形成独特的感知美、想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还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独具的特征,即愉悦性、体验性、情感性和创造性。接着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分别是促进学生愉快、激发学生审美欲望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其次,为了了解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力度以及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对现状的剖析,笔者发现教学中师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不高。笔者通过分析现状,将造成他们存在的原因梳理概括为应试教育隐形指挥、教师忽视审美培养和学生审美体验匮乏这三个方面。最后,笔者结合实践,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擢升教师审美素养和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对策,并指出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应避免失本、失德和失知,以期达到培养学生感知美、想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