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一般为共价闭合的环状双链DNA分子,由于其分子量小,基因结构和基因组成相对保守,基因排列一般较紧凑,仅有很少量的基因间隔区域,通常为母系遗传,不发生基因重组现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保护遗传学、谱系地理学、行为生态学、系统发育学等分子生态学研究领域。膜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通常具有异常高的AT碱基含量,导致DNA测序和组装困难,因此相关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严重滞后。蚁科作为一个较大的膜翅目昆虫类群,仅有少量关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报道。迄今,仅见公开发表了 15种蚂蚁的完整或部分线粒体基因组,涉及3亚科、11属。尖尾蚁属(Acropyga)隶属于膜翅目、蚁科、蚁亚科,是一类营地下生活的蚂蚁。本研究以14种尖尾蚁属蚂蚁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组装、注释和较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发现总结如下:(1)尖尾蚁属蚂蚁线粒体基因组均呈现环状闭合的双链DNA结构,包含37个编码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基因排列保守,并与前人发表的蚁亚科(Formica fusca&Formica selysi)及臭蚁亚科(Leptomyrme各 palens&Linephithema humile)种蚂蚁的线粒体基因排序相同。(2)尖尾蚁属蚂蚁线粒体基因组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为TAA、TAG或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A/T。在Acropyga arnoldi、Acropyga fuhrmanni和Acropygasmithii的线粒体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atp6和atp8之间均存在10 bp的基因重叠;其余11个线粒体基因组在此处则存在7 bp的基因重叠。(3)基于12个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构建了 28种蚂蚁的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支持了蚁亚科(Formicinae)、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和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等在亚科水平上的分类框架,并揭示所有14种尖尾蚁属蚂蚁组成一个单系群。(4)在 2 种尖尾蚁属蚂蚁(Acropyga arnoldi&Acropyga silvestrii)线粒体基因组的nad5基因上发现了单碱基插入引起的阅读框移码现象。由于这两种蚂蚁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一小支,这种阅读框移码现象很可能具有系统发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