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分析PICC置管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水平与其癌因性疲乏间的关系,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为改善和减轻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抽取207名PICC置管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 10).癌症疲乏量表(CRF)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结果1.PICC置管癌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信息分布情况。本研究共选取207名PICC置管癌症患者,年龄范围在18~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6±9.79)岁。其中,59.4%的病人为男性,94.2%已婚,66.2%具有小学及以下学历,82.6%的患者居住在乡村。53.1%为Ⅳ期癌症患者,其次为Ⅲ期(23.2%),71.5%处于缓解期,39.6%病程为1-6个月,其次为6-12个月(30.4%),83.1%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42.0%为带管状态。2. 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及其在人口、临床信息上的差异比较。PICC置管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其平均得分为(19.81±9.00),其中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得分分别为(9.66±4.89)、(4.28±3.19)和(5.87-2.80)。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疾病状态、病程、置管方式、治疗方式、置管状态的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男性患者高于女性。居住在乡村的患者高于城镇患者。处于稳定和进展期的患者高于缓解期的患者。病程≤1个月的患者高于1-6个月和6-12月的患者;采用非B超引导的PICC置管方式的患者高于B超引导置管的患者。治疗方式为单一治疗的患者高于综合治疗的患者。通知置管前后的患者得分高于带管期间和拔管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在其他社会人口学资料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 PICC置管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得分及其与癌因性疲乏得分间相关分析。心理弹性得分在17分~40分之间,平均得分为30.93±5.23;社会支持总分在33分~58分之间,平均得分为46.58±4.63。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54~-0.553,均P<0.05)。4.影响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以癌因性疲乏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社会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β=-0.304,P<0.001)以及客观支持(β=0.126,P<0.05)、主观支持(β=-0.128,P<0.05)对癌因性疲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R2为0.526,方差净解释量为0.088。结论1.PICC置管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2. PICC置管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密切相关。3.心理弹性、客观支持以及主观支持对癌因性疲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是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影响因素。